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________。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________。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 | ________ |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
方案二 | ________ | ________ |
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流程题- (共1题)
3.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步骤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6题)
7.
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
B.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 |
D.酚酞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红。 |
8.
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 )
A.R>M>N | B.N>R>M | C.R>N>M | D.N>M>R |
10.
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小心地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下列各组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是( )


A.锌粒和稀硫酸 | B.纯碱和稀盐酸 |
C.氯化钠和水 | D.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
11.
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待鉴别溶液 | 试剂(均为溶液) |
A | 稀HCl和稀NaCl | AgNO3 |
B | HCl、NaOH和KNO3 | 酚酞 |
C | AgNO3和Na2SO4 | BaCl2 |
D | Ca(OH)2、NaOH、稀硫酸 | Na2CO3 |
A.A | B.B | C.C | D.D |
5.选择题- (共2题)
21.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Our life is getting{#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in some ways.
6.填空题- (共3题)
22.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漂洗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便可得到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分解反应:_____化合反应:_____,复分解反应:____。
23.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