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1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1

1.选择填充题(共5题)

1.
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金属Cu的活动性比R强B.反应后固体质量可能变大
C.该金属可能是铝D.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金属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重要的用途,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烹制食物用铁锅是因为铁的密度大B.导线常用铜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C.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3.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酒精

过滤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D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加入过量的_____,过滤
 
4.
为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
A.加入更多白糖B.加入更多水C.用热水溶解D._____
5.
下列对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溶液
溶质
溶剂
A
硫酸铜溶液

硫酸
B
医用酒精

酒精
C
稀盐酸
氯化氢

D
碘酒

_____
 

2.简答题(共1题)

6.
江西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大量金器、竹简、玉器和青铜器。某些玉器含有Al2O3,Al2O3中铝元素显+3价,青铜器上的铜锈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1)用化学用语表示上面加点的文字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竹简B.棉花C.塑料D.青铜
(3)黄金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其外观与铜相似,常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它们,鉴别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7.
如图是一个“珠漏”,A首先漏下,A﹣F分别代表6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氧气、木炭、碳的某种氧化物、铁、四氧化三铁、硝酸银。

珠子漏下的规律:
①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大的第一个漏下;
②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相互间能反应的珠子漏下,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上述“碳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A与B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物质C的用途是_____。
(4)E与F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计算题(共1题)

8.
小美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她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 25.00克,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4.35
23.70
23.05
23.00
23.00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手镯中银的质量是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第4次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科学探究题(共1题)

9.
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_______Sn Pb(H)_______Hg Ag Pt Au(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①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t度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Fe>Cr
 
②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人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呈黄色。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折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 >_____ > ____ (填元素符号)
 
(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人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共8题)

10.
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AgNO3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Mg和Ag
③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
④滤液一定是浅绿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
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D.自然界中,铁、锌、铜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12.
为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选药品不能达到目的是(  )
A.Mg、Cu、FeSO4溶液B.Cu、Fe、稀硫酸、MgSO4溶液
C.Cu、FeSO4溶液、MgSO4溶液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13.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4.
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味精C.花生油D.豆渣
15.
下列洗涤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酒精清洗试管中的碘
B.用水淸洗杯子上的蔗糖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16.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17.
生活离不开材料,下列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玉石饰品B.橡胶手套
C.铜导管D.大理石华表

7.实验题(共2题)

18.
实验室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选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以上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步骤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操作E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
(4)若改用2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_____g。
19.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装置B的优点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制得较纯净的氢气,从装置A~E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装置组合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装置F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瓶内盛放浓硫酸,气体从a端通入
B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放澄清石灰水,气体从b端通入
C 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b端通入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