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磷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如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用高能激光笔分别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白磷无明显变化;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的燃烧产物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第一次未燃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4)结论1:猜想_______正确
结论2:课本上“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_____(选填“严谨”或“不严谨”)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若答对第(5)(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延伸)如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5)在图中_____ (选填“A”“B”“C”“D”或“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AB段、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能够较精确地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固定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3),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如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用高能激光笔分别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白磷无明显变化;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的燃烧产物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第一次未燃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4)结论1:猜想_______正确
结论2:课本上“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_____(选填“严谨”或“不严谨”)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若答对第(5)(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延伸)如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5)在图中_____ (选填“A”“B”“C”“D”或“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AB段、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能够较精确地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固定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3),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CO2、CO 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②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 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中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 A 中变蓝、B 中变浑浊、C中出现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 A 和装置 B 能否对调顺序,为什么?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CO2、CO 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②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 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中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 A 中变蓝、B 中变浑浊、C中出现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 A 和装置 B 能否对调顺序,为什么?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4.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其分支之一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
(1)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2)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可以有效地去除冰箱异味;
(5)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原因是____(用方程式表示)。
(1)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2)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可以有效地去除冰箱异味;
(5)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原因是____(用方程式表示)。
4.单选题- (共9题)
5.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
6.
研究人员发现在镜片之间夹入石墨烯,具有“红外夜视”能力。石墨烯可用石墨为原料来制备。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存在间隔 | B.石墨烯中原子仍在不断运动 |
C.石墨烯与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9.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B.我们选择块状物而没有选择碳酸钙粉末做反应物,是考虑了反应速率的问题 |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
12.
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13.
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
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1题)
16.
(6分)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
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
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
可燃气体 |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
H2 | 4.0%~74.2% |
CH4 | 5%~15% |
CO | 12.5%~74.2% |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填“c”或“d”)口通入。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______;用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则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填“c”或“d”)口通入。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______;用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则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