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3题)
1.
A、B、C 是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不超过65,A与B、B与C均能发生化学反应,B是水电解的生成物之一.请写出:
(1)A与B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必须一致,每小题列举一条即可)
(1)A与B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必须一致,每小题列举一条即可)
2.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固态C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固态C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
如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G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H转化为B的反应_____,
C转化为F的反应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

(1)写出化学式:A_____,G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H转化为B的反应_____,
C转化为F的反应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4.
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它可将各种病源微生物杀死.请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
(2)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g.
(1)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
(2)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g.
5.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如图所示)的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25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简答题- (共1题)
6.
康康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1)康康认为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为什么______________?
(2)经测定这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已部分变质,请写出确定该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康康认为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为什么______________?
(2)经测定这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已部分变质,请写出确定该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1题)
8.
“干水”是以二氧化硅为外壳包裹了水滴的物质.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普通水的3倍多.它能加快氢和顺丁烯二酸之间的反应。下刊叙述错误的是
A.“干水”中水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
B.“干水”中的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
C.“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D.“干水”是氢和顺丁烯二酸反应的催化剂 |
10.
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实验前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16.
2017“世界环境”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B.实行私家车限号通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 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
17.
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杂质,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A.CO(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 B.Cu(Fe)磁铁吸引 |
C.CaO(CaCO3)加足量稀盐酸 | D.CaCl2(稀盐酸)加入足量的CaCO3 |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1题)
20.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如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填标号).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1)从微观角度.如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填标号).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3道)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