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0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简答题(共1题)

1.
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

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CO2+H2O═H2CO3
B部分:_____,例_____。

2.计算题(共2题)

2.
将30g 碳酸钠溶液与48.2g氯化钡溶液混合,碳酸钠和氯化钡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
⑴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克.
⑵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3.
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在抗震救灾中,国家给救援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活性炭起_____作用。
(2)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_____。
(4)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该航母采用了大量钢铁作为原材料。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填化学式)接触;工业上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来炼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推断题(共1题)

4.
A、B、C、D分别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反应①产生白色沉淀。试推断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无色溶液,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原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_____。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_____,由此小张同学认为该溶液为Na2CO3溶液。
(2)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由此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_____。
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
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仍有可能不是Na2CO3,你猜测他们认为该试剂瓶原标签上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

5.流程题(共1题)

6.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Ⅱ中的试剂a的名称是_____。步骤III是一个分解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单选题(共14题)

7.
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A.治疗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
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
C.制取氢氧化镁:MgCl2+Cu(OH)2═Mg(OH)2↓+CuCl2
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的Mg(OH)2:Mg(OH)2+2HCl═MgCl2+2H2O
8.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材被浓硫酸炭化B.冰雪融化C.浓盐酸除铁锈D.食物变质
9.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3层
10.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臭氧、过氧化氢、乙醇汽油
B.氮气、氯酸钾、聚乙烯
C.石墨、甲烷、赤铁矿
D.钢、干冰、液态空气
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Al(NO3)3 B.CaCO3C.Al2(SO4)3D.Fe(NO3)3
12.
“雾霾”中的“霾”是指烟、尘等小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类似于“霾”的物质的是(  )
A.PB.SC.CD.H2
13.
下列化学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
A.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C. 量取3mL液体    D. 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致冷剂
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15.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6.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铜,可能含铁和镁
B.若向滤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后取出铁棒,铁棒上可能有红色的固体产生
C.滤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滤液中一定含氯化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17.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接近饱和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A
18.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1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C.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室温下亚硫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0.
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lB.H2SO4、Ba(NO32
C.MgSO4、NaClD.H2SO4、MgCl2

7.选择题(共1题)

21.

计算: 12 +( 12﹣1﹣(3﹣π)0﹣|1﹣4cos30°|

8.填空题(共1题)

22.
用化学符号或相关知识表示或描述下列粒子:
(1)2个碳酸氢根离子: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9.实验题(共1题)

2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时,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果要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F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应从F装置的_____(填“a”或“b”)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