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 秩序(zhì) 默锲(qì) 家喻户晓(yù) 耀武扬威(rào)
B. 镶嵌(qiàn) 粗拙(zhuó) 如释重付(fù) 微不足道(dào)
C. 修葺(qì) 校对(xiào) 千钧重负(jūn) 慷概淋漓(kǎi)
D. 颤抖(chàn) 点缀(zhuì) 仙露琼浆(qióng) 诲人不倦(huì)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夜直①
[宋]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①夜直:值夜班。此时,宋神宗已经决定采用王安石的意见,实行新法。请结合画线句中的意象,简析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吐“火”求生的喷火鱼
①入夜,月朗星稀,一般客轮行驶在风平浪静的大西洋。忽然,客轮左侧的洋面上火光闪闪。空无一物的洋面怎么会有火光?莫非遇到了鬼怪?一时,客轮上的旅客有人尖叫,有人惊呼,乱作一团。经验丰富的船员赶紧安抚大家:“大家不要慌,这不是什么鬼怪,是一群喷火鱼在为大家表演喷火。”
②鱼还能喷火?天方夜谭吧!其实,海洋里还真有喷火鱼这种生物。喷火鱼又叫天竺纲,喜欢吃介形虫。喷火鱼看起来也就是一条平平常常的小鱼,但有时会玩“魔术”,先是全身透亮,接着嘴巴一张,一团蓝色的火焰就喷了出来。
③所谓水火不容,生活在水里的喷火鱼“火”从何来?渔民说它是神的化身,所以无所不能。可网民却有别的说法,网民说喷火鱼平时从所吃的食物中提取一些含有磷的物质贮存在体内,当遇到敌人时,就把这些东西吐出来,形成火焰,把敌人吓跑。这两种说法显然都不靠谱。世上无神早就有了定论,渔民说喷火鱼是神不过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愿望罢了。而网民说喷火鱼体内存磷,更是无稽之谈。磷燃烧是需要氧气的,水中何来氧气?如果磷自燃不需要氧气,喷火鱼体内存磷无异于自杀。
④那么,喷火鱼喷火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了喷火鱼只有吞吃介形虫时才会喷火。介形虫是海洋里一种很小的有特异功能的甲壳类生物,它体内有神奇腺体,能产生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两种液体,这两种液体一相遇,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介形虫生命受到威胁或被别的动物吞下时,就会喷出这两种“神液”,发出蓝色的光,吓坏敌人,趁机逃生。
⑤于是,喷火鱼为什么会喷火就真相大白了:喷火鱼把介形虫吃进去时,介形虫就会喷出能发光的液体,把体长只有20厘米左右的喷火鱼照得像个透明的蓝色小灯笼。在海洋里,像喷火鱼这样的小家伙,很容易成为别的动物的美食。而当它自身被介形虫“点亮”时,它便更容易引起天敌的注意,就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以免“引火烧身”,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⑥原来喷火鱼喷的不是火,而是会发光的介形虫。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生存。要求得生存,就不能太贪婪,就要懂得放弃。
(文/申云贵,有删改)
【小题1】本文开头为什么要写一艘客轮上的事儿?【小题2】第④段加点词“长期”可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请结合全文内容,概述“喷火鱼”喷火原因的三种说法。
摇晃的世界
①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这天的太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
②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里,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面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恍惚了。在那么一连,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那么一点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地。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
③那还是在什么时候哪——铁锅里的汤咕咚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我站在灶台边的方凳子上,不错眼地瞧着白色的粉丝簌簌而下,顷刻软软地跌在水里,多么奇妙。更奇妙是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鼻头’。”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么!这普通的事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直到有一天,没有人告诉我,我却猛然地醒悟了,外祖父所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是越方言中对于一切纠结成团之物的指称,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一要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
④现在,我喝着开水。儿子说:“开水,是打开的水。”厨房里摆着新鲜的蔬菜,他说:“蔬菜,是看书的菜。”他指着薯片:“这是老鼠数过的片。”我的世界再一次经受着摇晃。
⑤我们一起读图画书。翻开封面,他说:“瞧,封面,这是有风的面。”一边说着,一边扇动硬装的封面。有风从我们脸上拂过去。故事里有“稻草人”,他从床上站起来,努力用头倒撑着身子,翘起一只脚来,说:“倒——草人。”马路上,一辆大巴开过去,他数到:“大巴(八)车,大九车,大十车。”
⑥我跟着他,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势。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指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是少鱼日。” 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鸟会飞。”他说:“不。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哈,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室空的,比起什么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
⑦有一天,朋友带给他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探手到盒子里,捧出那里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起,礼物盒里有了这样的碎纸团?“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至少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他的“稻子”,在客厅里跃跳、欢笑。
⑧我握着杯子,有些羡慕又有些落寞地站在边上。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更重要了呢?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感开始吧?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长大后,这种摇晃感也不“立定”。
(文/赵霞,有删改)
【小题1】本文题目若换成“儿子的世界”好不好?为什么?【小题2】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小题3】本文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以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例,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小题4】第⑧段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小题5】请在第③段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
5.名著阅读- (共1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告诉人们在黑暗社会的背景下,单靠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
B.《红岩》中,送饭的老疯子华子良被争取到共产党一方,为共产党传递情报。
C.《红岩》中,许云峰坚毅、无私,他艰难地挖通地道,狱中的同志才得以逃生。
D.《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利用海洋发电,曾用电吓退围攻潜水艇的土著人。
(2)泰戈尔说:“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和轻视,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请概述《骆驼祥子》中与祥子有关的、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情节。
6.课内阅读- (共1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不蔓不枝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宜乎众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表现“莲”核心特征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7.课外阅读- (共1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置家事,大散财货,摽①卖田地,以赈穷弊②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③,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④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乔、札之分⑤。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⑥。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幼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节选自《三国志译注》)
[注]①摽:通“标”,文中指标价出售。②穷弊:穷困的人。③居巢长:居集县长。④囷(qūn):圆形粮仓。⑤乔、札:公孙侨和季札,二人一见如故。分(fèn);情分。⑥署东城长:暂任东城县长。【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赈穷弊结士为务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B. 将数百人故过候肃 棹数小舟(《河中石兽》》
C. 定乔、札之分 何陋之有(《陋室铭》
D. 乃携老幼将轻侠少年百馀人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B.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C.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D.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小题4】从选文中可见鲁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①葫芦艺术在大连流传较广。②用来制作工艺品的葫芦基本上来自外地,且各地的大葫芦、亚腰葫芦、扁圆葫芦、长柄葫芦、棒子葫芦一样不少。③大连的葫芦工艺有火绘葫芦和彩绘葫芦等。④火绘葫芦画面有立体感,烙印经久不朽,彩绘葫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能陶冶情操。⑤很多通过色彩和图案讲述民间故事的葫芦工艺品,大连市民收藏。
(1)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第②句中的画线内容,这个词语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句中有一个标点使用不当,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句中有一处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