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D、E、F、G、H、I、J、K、M、N、Q都是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的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Q有刺激性气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四北和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如图3

如图4
(1)(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③_________。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反思)多次实验,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其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2)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
(3)小林同学指出如图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如图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4)小四北在团队的帮助下,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a、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b、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c、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d、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②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mL,a=100mL,则b=_____________mL。
④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c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___。
⑤在如图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测定值大于1/5的是___。
A 装置气密性不好 B 止水夹未加紧
C 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 用红磷代替白磷


如图3

如图4
(1)(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③_________。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反思)多次实验,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其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2)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
(3)小林同学指出如图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如图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4)小四北在团队的帮助下,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a、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b、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c、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d、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②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mL,a=100mL,则b=_____________mL。
④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c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___。
⑤在如图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测定值大于1/5的是___。
A 装置气密性不好 B 止水夹未加紧
C 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 用红磷代替白磷
3.单选题- (共11题)
5.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
代表不同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 B.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
6.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香味传出很远,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
10.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
C.烧瓶中需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
12.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
A.建筑工地喷洒水雾减少烟尘 | B.修高烟囱排放废气 |
C.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 D.少烧煤石油,使用清洁能源 |
13.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 B.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
C.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 D.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
4.填空题- (共2题)
14.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一滴水里含有15万亿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2)用水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_______________。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微小粒是___________,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__________构成。
(1)一滴水里含有15万亿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2)用水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_______________。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微小粒是___________,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__________构成。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实验时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块状的固体药品直接投入竖直的试管中_______________。
⑤可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2)补充相关实验操作及其问题。
①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________,缓慢插入集气瓶,但不见铁丝燃烧。分析铁丝未燃烧的可能原因________(答一条即可)。
②硫磺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_。
③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时,用____________法收集呼出气体。
④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实验时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块状的固体药品直接投入竖直的试管中_______________。
⑤可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2)补充相关实验操作及其问题。
①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________,缓慢插入集气瓶,但不见铁丝燃烧。分析铁丝未燃烧的可能原因________(答一条即可)。
②硫磺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_。
③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时,用____________法收集呼出气体。
④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6.
小北湖和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
(3) C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小北湖若用氯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 (填字母),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用该收集方法收集氧气后验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5)欲装配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还须补充的一种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_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6)某老师根据制取氧气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B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气体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两种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氢气燃烧处,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氢气燃烧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
(3) C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小北湖若用氯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 (填字母),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用该收集方法收集氧气后验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5)欲装配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还须补充的一种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_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6)某老师根据制取氧气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B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气体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两种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氢气燃烧处,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氢气燃烧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