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9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8

1.流程题(共1题)

1.
用废弃的金属镁、铁、铜制取重要化工原料MgSO4的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金属B是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在操作a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中除选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填序号)。
A 硫酸铜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5)小红要探究镁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不需要控制的量是_____(填序号)。
A 两种金属的形状 B 硫酸的质量分数 C 反应容器的大小 D 反应的初始温度

2.计算题(共1题)

2.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生成 Cu(OH)2的质量_____g。
(2)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已知甲、乙分別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某同学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

(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写一个),乙是_____(填稀硫酸或氢 氧化钠溶液);要证明该反应是否放出热量,则所用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其理由是______;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的最高点为图中_______处(填A、B、C)。
(2)写出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通入CO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并从如图中选出正确的反应装置______(填“A”或“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C装置干燥,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混合气体应从C装置的______端(填“a”或“b”)通入。
②收集一烧瓶CO2气体,注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烧瓶内气球胀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2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______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胀大程度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写出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O+CO2=H2CO3B.2KClO32KCl+3O2
C.Zn+2HCl=ZnCl2+H2D.H2SO4+BaCl2=2HCl+BaSO4
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氧化物:H2O MgOB.酸:HCl   H2CO3
C.碱:Na2CO3  Ca(OH)2D.盐:NaCl  CuSO4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表示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C.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D.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玻璃棒蘸着浓盐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逐渐变黄,最后变黑。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D.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色
9.
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铁和稀盐酸B.铜和硝酸钠溶液
C.银和稀硫酸D.锌和氯化钾溶液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产生气体,因此与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C.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B.铁钉放入试管内
C.稀释浓硫酸D.取用少量稀盐酸
12.
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B.某些花瓣的汁液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 10.3
D.用食醋长时间浸泡铝壶除净铝壶内的水垢
13.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止痛消肿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硫酸
14.
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菠萝pH=4.1B.木瓜pH-5.5
C.草莓pH=3.2D.柠檬pH=2.3

6.填空题(共3题)

15.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请从A 碳酸B 生石灰C 石灰乳D 氯化钠四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1)能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2)汽水中的一种酸______;
(3)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4)可用于粉刷墙壁的是______;
16.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填浓硫酸或浓盐酸)。
(2)从微观角度看,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_____(填符号),所以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3)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硫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
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如图知识网络,回答有关问题。(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溶液呈_____色。
(2)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中M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4)由性质②可知Ca(OH)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为了验证性质④,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  Na2CO3 B  HCl C  KCl D  CuSO4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