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为了证明某物质燃烧后是否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点燃该物质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烧杯。 | 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 该物质燃烧后生成了___________。 |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 _______ | 该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
2.
实验探究题
下图为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口略微向下的原因是:_____
(2)铁夹固定大试管的位置是:____
(3)实验刚开始前需要:___
(4)实验开始时先均匀加热试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用外焰对药瓶部分集中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6)高锰酸钾固体粉末平铺试管的原因是:________
(7)试管口塞棉花的原因是:_____
(8)导管不宜伸入试管口过长的原因是:____
(9)试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10)待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冒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11)收集气体结束时,先撤玻璃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
(12)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下图为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口略微向下的原因是:_____
(2)铁夹固定大试管的位置是:____
(3)实验刚开始前需要:___
(4)实验开始时先均匀加热试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用外焰对药瓶部分集中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6)高锰酸钾固体粉末平铺试管的原因是:________
(7)试管口塞棉花的原因是:_____
(8)导管不宜伸入试管口过长的原因是:____
(9)试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10)待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冒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11)收集气体结束时,先撤玻璃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
(12)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3.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鸡蛋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4.
玛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和胃痛等不适症状。已知玛丁啉的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
(1 ) 玛丁啉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 ) 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 ) 计算玛丁啉分子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2位小数)。
(1 ) 玛丁啉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 ) 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 ) 计算玛丁啉分子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2位小数)。
3.单选题- (共9题)
5.
碳与一定量的空气中点燃反应时,不仅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由此可推知,12g碳与一定量的空气点燃反应时,燃烧所得的产物质量为( )
A.大于44g | B.小于28g | C.等于38g | D.无法确定 |
6.
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③⑤⑥ | C.①②⑥ | D.②③⑤ |
8.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 |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
10.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 |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2题)
15.
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表,从说明中可知:
(1)“加碘盐”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戓“混合物”);
(2)碘酸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料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 |
储藏方式 | 避光、防潮、避免受热 |
食用方法 |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1)“加碘盐”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戓“混合物”);
(2)碘酸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小组从湘江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呈黄色,有异味;B、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 或“ 化合物”),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要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进行检验。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 或“ 化合物”),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要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进行检验。
6.实验题- (共2题)
17.
我们利用如图装置仿照科学家二百多年前的方法进行探究空气成分的活动,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与什么气体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敏智同学在实验时,发现进入瓶里的水少于集气瓶容积的1/5,他分析了下列原因,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红磷的量不足 B 应用木炭代替红磷
C 装置可能会漏气 D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红磷的火焰熄灭后,若仍有少量红磷剩余,水面只上升到约占集气瓶容积1/5,该实验除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外,还能说明氮气具有哪些性质? ________、______ 。
(4)实验完成后,敏智同学在拔集气瓶瓶塞时,感到比平时更费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_____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与什么气体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敏智同学在实验时,发现进入瓶里的水少于集气瓶容积的1/5,他分析了下列原因,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红磷的量不足 B 应用木炭代替红磷
C 装置可能会漏气 D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红磷的火焰熄灭后,若仍有少量红磷剩余,水面只上升到约占集气瓶容积1/5,该实验除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外,还能说明氮气具有哪些性质? ________、______ 。
(4)实验完成后,敏智同学在拔集气瓶瓶塞时,感到比平时更费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