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下列是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实验图示,请结合实验的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在通电前向水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②给左端玻璃棒上铜丝加热,铜丝由红色变成_____,左端玻璃棒会向_____倾斜(填“上”或“下”)。
(3)实验③观察到试纸变成蓝色,试管中碳铵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④试管C中的铁钉首先锈蚀,说明铁生锈是铁与_____相互作用而发生的锈蚀。
实验内容 |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实 验 图 示 | ![]() | ![]() | ![]() | ![]() |
(1)实验①在通电前向水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②给左端玻璃棒上铜丝加热,铜丝由红色变成_____,左端玻璃棒会向_____倾斜(填“上”或“下”)。
(3)实验③观察到试纸变成蓝色,试管中碳铵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④试管C中的铁钉首先锈蚀,说明铁生锈是铁与_____相互作用而发生的锈蚀。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具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

(1)若A是一种含钙元素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则D物质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_____。
②A→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A是常温下的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单质。
①则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②C+D→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若A是一种含钙元素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则D物质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_____。
②A→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A是常温下的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单质。
①则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②C+D→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学生学习检验硫酸溶液,可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用硫酸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测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提示:H2SO4+BaCl2=BaSO4↓+2HCl)
(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_____克。
(2)请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提示:H2SO4+BaCl2=BaSO4↓+2HCl)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数据 | 硫酸溶液质量 | 氯化钡溶液质量 | 反应后溶液质量 |
100克 | 100克 | 153.4克 |
(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_____克。
(2)请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4.单选题- (共4题)
4.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物 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A.物质X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B.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5克 | 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45︰36 |
6.
化学中常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除杂质。在下列实验方法和解释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方法 | 解释 |
A | 可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醋、食盐水、肥皂水 | 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溶液 |
B | 用滴入肥皂水搅拌方法,区分井水与纯净水 | 因为搅拌中产生泡沫多的水是硬水 |
C | 除CO中少量的CO2,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 | 二氧化碳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 |
D | 除去NaNO3中少量Na2CO3,滴入适量稀盐酸 |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