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8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8

1.计算题(共2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该固体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
(2)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2.
下图是某保健品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2化学式为C28H44O,则一个维生素D2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计算该保健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的宏观事实。根据下图回答:

(1)图甲表示的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基本反应类型)。
(2)图乙表示的是向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当溶液pH逐渐变为7时,该过程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从图乙反应后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溶液颜色最终呈_____,说明反应物中_____过量
(4)图乙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NaOH和Na2CO3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_____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
_____;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流程题(共1题)

5.
某金属冶炼厂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废弃粉末中,分离和回收金属,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分离得到的金属B是_____(填化学式);步骤②中加入适量的D是_____(填名称)。
(2)步骤②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5.推断题(共1题)

6.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KCl、Cu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写化学式)
(2)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写化学式),可能含有_____(写化学式),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加入_____(写试剂名称).

6.单选题(共14题)

7.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 +CO2 = CaCO3↓ + H2OB.CO + CuOCu + CO2
C.Fe + 2HCl = FeCl2 + H2D.NaOH+HCl=NaCl+H2O
8.
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变化观:CO2和Na2CO3可以相互转化
C.微粒观:二氧化碳溶液中的分子只有一种
D.守恒观:32g硫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64g二氧化硫
9.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石油、干冰等是混合物
B.氮气、水银、金刚石等是单质
C.纯碱,熟石灰,苛性钠等都是碱
D.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等都是氧化物
10.
2016年2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师发现了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锡(SnO),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则一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1C.+1D.+2
11.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锌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2.
下列合金(金属)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B.抗腐蚀性:不锈钢>纯铁
C.硬度:钢>铁D.熔点:焊锡>锡
13.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pH的变化
B.O2的溶解性曲线
C.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时间的关系
D.浓盐酸露置空气中液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14.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无气泡,取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结果Y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Y > Z > XB.X > Z > YC.Z> Y > XD.X > Y > Z
15.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所含物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A.可能有银和铜,没有锌B.可能只有银,没有铜和锌
C.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D.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有铜
16.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
17.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钠溶液D.稀盐酸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D.pH测定
19.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C
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D
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2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的溶液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7.选择题(共1题)

21.为预防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

8.填空题(共4题)

22.
根据图回答:

(1)钴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X=_____。
(2)钴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3.
用相关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4个氮分子_____
②2个钠离子_____
③苛性钠_____
④3个钾原子_____
⑤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4.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性(填“导电”或“延展”)。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
A 陶瓷碗 B 不锈钢炊具 C 橡胶手套 D 铜质水龙头
(4)钙、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5.
用所学知识回答。
(1)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①t2℃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用“=”“>”“<”符号连接)。
②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_____的方法。
③若c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c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9.实验题(共2题)

2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F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_____,图A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
(2)CO和CO2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常用草酸钠(Na2C2O4)和硫酸反应来制取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2O4+H2SO4=Na2SO4+CO↑+CO2↑+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图中实验仪器中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及现象)的现象可判断出生成的气体一定含有CO2,实验仪器中_____(装置的序号及现象)的现象可判断出生成的气体一定含有CO.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上述实验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7.
某兴趣小组展开对硝酸钾固体及其溶液的实验探究,现配制50克5%的硝酸钾溶液。

(1)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 ④⑤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⑤
(2)本实验需称取硝酸钾固体_____g;
(3)现在有10g20%的硝酸钾溶液(密度1.13g/cm3),若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则需要加入_____g的水,稀释过程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
(4)若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
A 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硝酸钾
B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