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8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流程题(共1题)

1.
下图是用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制取氯酸钾的工艺流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氯酸钾和氯化钠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10℃
20℃
30℃
40℃
氯酸钾
5.0g
7.4g
10.0g
14.0g
氯化钠
35.8g
36.0g
36.3g
36.6g
 
(1)请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2)步骤③的操作分别是______、过滤(填操作名称)。
(3)步骤⑤中是采用20℃以下的水进行洗涤,目的是①除去少量氯化钠②______ 。
(4)步骤⑤采用低温烘干,为什么不采用高温烘干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综合题(共1题)

2.
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在环境保护方面,过氧化镁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过氧化镁的性质
(1)过氧化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其外观与物理性质与氧化镁相似。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不溶于水,但逐渐的被分解放出氧气。
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请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热量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
二.过氧化镁的制备
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资料)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②氧化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上述碱式碳酸镁在550、600、650及700℃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用上述条件制备的氧化镁分别与30%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1和图2)。
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________℃,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______h。

(5)结果分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____。
三.过氧化镁产品纯度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样品质量为0.7g),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0.0mL。
②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待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开关。
③再次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22mL。
(6)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
(7)根据上面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实验条件下O2密度为1.429g/L)。
(8)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    B 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C 杂质与盐酸反应能产生少量的气体    D 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

3.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4.
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②打开浓盐酸的瓶,瓶口会有白烟冒出;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置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高;⑤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 三种元素;⑥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其中正确的有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6.
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7.
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改进后实验




目的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防止尾气污染大气
在密封容器中引燃白磷,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探究固体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A.AB.BC.CD.D
8.
小华同学在复习酸碱盐知识时整理了如下网络图,“→”表示相互转化,“—”相互反应。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中的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A是铁,则A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B.如果B是金属氧化物,B转化为A可能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C.如果C溶液呈碱性,则D只能是盐
D.如果D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C只能是碱
9.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10.
下列两种物质互相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水B.植物油、汽油C.碘、汽油D.碘、酒精
11.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氧气:伸入燃着的小木条B.浓硫酸和稀硫酸:小木棍蘸取
C.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滴加稀盐酸D.水和氯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12.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境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溶液
②冬天用煤炉取暖——保证室内通风
③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废旧电池可随意丢弃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酱油呈酸性B.肥皂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喝玉米粥D.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14.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O3固体
CaO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B
HCl气体
H2O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收集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D
MnO2
NaCl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B.BC.CD.D
15.
粗盐提纯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16.
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的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

4.填空题(共1题)

1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厨房调味品食醋中含有的酸____②制作叶脉书签的烧碱____
③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生石灰____④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玻璃钢属于____(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②铝制品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是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
(2)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端通入_____(填“a”或者“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用锥形瓶收集两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5)某活动小组利用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来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K2,A装置中看到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任写一个);能说明常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大于氢氧化钙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