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种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硅酸镁不溶于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
Ⅱ.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分析推理)(1)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根据资料可知: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_。
A 鱼池供氧剂B 消毒剂C 干燥剂D 漂白剂
(3)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_____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4)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探究)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
×100%
(5)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0g样品按下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_____。
(总结计算)(6)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_____,写出其计算过程。
(拓展延伸)(7)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
A 盐酸挥发出的HCl进入B装置中 B 催化剂没有让过氧化氢完全反应
C 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A装置中 D 装置中还有部分残留的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
Ⅱ.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分析推理)(1)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根据资料可知: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_。
A 鱼池供氧剂B 消毒剂C 干燥剂D 漂白剂
(3)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_____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4)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探究)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

(5)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0g样品按下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_____。
(总结计算)(6)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_____,写出其计算过程。
(拓展延伸)(7)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
A 盐酸挥发出的HCl进入B装置中 B 催化剂没有让过氧化氢完全反应
C 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A装置中 D 装置中还有部分残留的二氧化碳
2.单选题- (共14题)
3.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健康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 ③危险实验戴防护眼镜 |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 |
C.化学与资源 | D.化学与发现 |
①随意大量使用塑料袋 ②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 ③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
A.A B.B C.C D.D
5.
宜兴的“阳羡雪芽”享誉全国。“阳羡雪芽”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是一种氧化物 |
B.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 |
C.单宁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28:13:184 |
D.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6.
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点燃一小块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C.浓盐酸打开瓶盖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9.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是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CO2 | HCl气体 | NaOH溶液 |
B | CaO | CaCO3 | 稀盐酸 |
C | CO2 | CO | 点燃 |
D | Cu | CuO | 稀硫酸,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食品级小苏打等制汽水 |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11.
小华同学在复习酸碱盐知识时整理了如下网络图,“→”表示相互转化,“—”相互反应。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中的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A是铁,则A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
B.如果B是金属氧化物,B转化为A可能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
C.如果C溶液呈碱性,则D只能是盐 |
D.如果D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C只能是碱 |
12.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
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乙先达到饱和 |
13.
小明同学在复习阶段在笔记本上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2 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③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⑤氢氧化铝能治疗胃酸过多,所以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⑥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 ⑦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2 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③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⑤氢氧化铝能治疗胃酸过多,所以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⑥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 ⑦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3.填空题- (共1题)
16.
(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食品保护气_____,汽水,雪碧中不稳定的酸_____,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补钙剂的盐_____。
(2)琳琳被蚊虫叮咬了,又痛又痒。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她应该涂抹的是_____(填“食醋”或“牙膏”)。
(3)野炊时,大家用干枯的野草生火,得到了很多草木灰。农村经常使用草木灰作为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向少量的草木灰浸出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显_____(填“酸”“碱”或“中”)性。
(4)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来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作用。
食品保护气_____,汽水,雪碧中不稳定的酸_____,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补钙剂的盐_____。
(2)琳琳被蚊虫叮咬了,又痛又痒。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她应该涂抹的是_____(填“食醋”或“牙膏”)。
(3)野炊时,大家用干枯的野草生火,得到了很多草木灰。农村经常使用草木灰作为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向少量的草木灰浸出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显_____(填“酸”“碱”或“中”)性。
(4)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来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作用。
4.实验题- (共1题)
17.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利用该收集装置来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②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③锌粒与稀硫酸④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5)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某同学用40%的乙烯利溶液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烯并探究其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的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范围,用a%—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烯气流,连接乙烯的发生装置,除了橡胶塞、导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

②用容积均为VmL的集气瓶收集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先如图A表示,收集一瓶乙烯体积分数为50%的混合气体,点火不发生爆炸。
Ⅱ.再如图B、C所示,分别收集气体并点火,前者发生爆炸,后者不爆炸。结合步骤Ⅰ,得出爆炸的极限范围是:_____%—_____%。
Ⅲ.按照中值法继续探究,可得到更准确的爆炸极限数据。
Ⅳ.乙烯利溶液酸性较强,如果皮肤上不小心沾上它,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硼酸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醋酸溶液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利用该收集装置来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②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③锌粒与稀硫酸④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5)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某同学用40%的乙烯利溶液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烯并探究其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的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范围,用a%—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烯气流,连接乙烯的发生装置,除了橡胶塞、导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

②用容积均为VmL的集气瓶收集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先如图A表示,收集一瓶乙烯体积分数为50%的混合气体,点火不发生爆炸。
Ⅱ.再如图B、C所示,分别收集气体并点火,前者发生爆炸,后者不爆炸。结合步骤Ⅰ,得出爆炸的极限范围是:_____%—_____%。
Ⅲ.按照中值法继续探究,可得到更准确的爆炸极限数据。
Ⅳ.乙烯利溶液酸性较强,如果皮肤上不小心沾上它,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硼酸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醋酸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