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8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计算题(共2题)

1.
16g某纯净物跟氧气进行充分的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
(2)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
(3)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4)该物质最可能的化学式是_______
2.
尿素[化学式CO(NH22]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硝铵(化学式NH4NO3)也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1)尿素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尿素的含氮量_____________硝铵的含氮量;(填“>”“<”或“=”)
(3)计算多少质量的硝铵中含有30g氮元素__________(算结果精确到0.1)。
(4)计算多少质量的尿素与80g硝铵中的含氮量相当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所: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___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②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4.
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G_______
(2)写出①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5.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可用作燃料B.水可用于调节人体、地表的温度
C.氮气可用作保护气D.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
6.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B.氧气参与燃烧,氧气是高能燃料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和氮气,属于分解反应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7.
下列对催化剂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MnO2可作任一反应的催化剂
8.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不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COB.Cl2C.O2D.N2
9.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代表A分子,“”代表B分子,“”代表C分子)
A.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单质B.该反应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2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②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③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D.④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1.
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沉淀B.吸附C.过滤D.消毒
12.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D.铝离子、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13.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都是我们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氮气B.稀有气体、澄清石灰水、氢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14.
今年西安大街小巷的“小龙虾”很受吃货青睐。据报道,用于清洗小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和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3是由Na2S和O3组成的B.Na2SO3中钠、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C.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D.Na2SO3是由钠、硫、氧三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15.
下列符号中表示的含义最多的是()
A.CIB.H2C.Na+D.Cu
16.
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17.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收集气体B.氧气验满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过滤
18.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理论上若得到氢气4g,可同时得到2g氧气
19.
为了让我们的天空更蓝、水更净,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狠抓治污减污
C.“工业三废”处理后排放D.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

5.填空题(共3题)

20.
(1)现有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请按下列要求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①能助燃、具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②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
③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④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
(2)下列四种变化的结果中,发生燃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可能发生爆炸的_________;发生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_;发生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的是_______
a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遇明火 b 食物的腐烂
e 把红热的木炭伸入氧气瓶中 d 农村堆积的麦秆引起的“天火”
(3)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硒等。这里的“铁”和“钙”是指_________。(填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
(2)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填空:
①2个氯离子_________;②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③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呈+5价_______:⑤表示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
22.
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①夏天时1cm3液态水的质量小于1g②蒸馏的方法可将自来水变为纯水③硬水经过吸附、过滤可变成软水④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因此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⑤冰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因此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常用的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填字母)。

(5)保护环境防止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防治水体的污染是_______
①在水库周边兴建化工厂②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6)“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③④⑤的仪器名称: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可选择装置_____(填图中代号,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要______,然后再_________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必须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欲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5)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则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24.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提示: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原因是_______
(3)若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解释其原因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