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2018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80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简答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和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工业上利用氯气与NaOH反应制备次氯酸钠,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空气中的CO2可以和次氯酸钠反应,得到次氯酸(HClO)和碳酸氢钠。次氯酸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1)洁厕灵与84消毒液(呈碱性)不能混合使用,其中一个原因________
(2)次氯酸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
(3)工业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常在灯泡内的玻璃柱上涂上少量红磷,其目的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或沙子的作用__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的作用________
(3)医疗上用氧气急救病人,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被蚊虫叮咬时向皮肤注入蚁酸(具酸性),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涂抹止痒。
(5)酚醛塑料制成的大勺柄属于__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
(6)焊接铁制品前,需将铁制品用稀盐酸清洗除锈,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7)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________
3.
金属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节约和保护金属资源已经刻不容缓,请你写出两点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________若误食了可溶性的钡盐、汞盐等重金属盐,应服用什么解毒________?
4.
(1)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 (仪器名称);
(2)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时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________
(3)实验室安装过滤装置时,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上,否则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4)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________
(5)做H2还原CuO实验时,点燃酒精灯之前,一定要先通入H2一会儿的原因________
(6)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值时,现将试纸用水湿润,测得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题(共2题)

5.
汶川地震时,为支援灾区防疫,要紧急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请回答: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
(2)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保留到0.1%)
6.
小明同学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物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请计算:(写计算过程)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7.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能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的成分和形成原因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CaCO3   猜想2:可能是Ca(OH)2   猜想3:还可能是__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许的水、振荡,发现试管底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CaCO3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溶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______
______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基础知识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密封保存 B 使用前临时配制 C 禁止使用该试剂

4.单选题(共14题)

8.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酿酒B.石油分馏C.干冰升华D.汽油除衣服油垢
9.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的是   (    )
A.Na+、Cu2+、NO3-、Cl-B.Ba2+、NH4+、SO42-、OH-
C.Ag+、NO3-、Cl-、 H+D.H+、 Na+、 NO3-、SO42-
10.
用微观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掀起壶盖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空隙
D.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1.
医院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生理盐水B.止咳糖浆C.冰水D.碘酒
12.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A.B.C.D.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
A.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防腐 —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CO 用于冶炼金属 — CO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 干冰升华时吸热
14.
下列有关物质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碳酸钠溶液遇到无色的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D.生石灰、烧碱固体都会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检验二氧化碳气体B.监控气体的流速
C.称取10.5g的氯化钠固体D.蒸发
16.
下列“家庭小实验”能完成的是 (    )
A.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灵活B.在煤炉上放一盆水来防止煤气中毒
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D.用肥皂水可将硬水软化
17.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① 铜、银、FeSO4溶液 ②铁、银、CuSO4溶液
③银、FeSO4溶液、CuSO4溶液 ④铜、FeSO4溶液、AgNO3溶液
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
18.
下列化肥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   )
A.磷酸二氢钙[Ca(H2PO4)2]B.硫酸铵 [(NH4)2SO4]
C.尿素 [ CO(NH2)2 ]D.硝酸钾 [ KNO3 ]
19.
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与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g粗盐
B.用100mL量筒量取5.6mL浓H2SO4
C.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
D.在医疗上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9%的生理盐水
20.
“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
A.小苏打用于制糕点B.甲醛用于肉类保鲜
C.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D.用含NaNO2的工业盐腌制食品
21.
生活中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 (   )
A.钛合金表链B.真丝围巾C.紫砂壶D.手机塑料外壳

5.多选题(共3题)

22.
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 ②Na2SO4 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
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2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4:5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4.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 杂 方 法
A
O2
H2O
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浓H2SO4的洗气瓶
B
NaCI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H2SO4溶液
C
CO2
CO
点 燃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再过滤
 
A.AB.BC.CD.D

6.填空题(共5题)

25.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装原因________
(2)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________
2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分子 ________   (2)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 3个铁离子 _________   (4)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_______(符号)
(5)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 CO(NH2)2+ H2O  请写出 M的化学式__________。
27.
市场上有“补钙技”“加碘盐”“加铁酱油”等这些铁、钙碘应理解为________(填序号)①原子②分子③元素④单质;进入山洞或深井前,我们一定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实验。
28.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2)t2oC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1o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o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___(填“﹥”“﹤”“=” )乙。
29.
如图为某品牌服装的面料成分及部分说明。

该服装面料中合成纤维的百分率是多少________?服装中加入合成纤维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怎样鉴别真丝面料?__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30.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_____________
(2)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D中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_____________
(3) F装置中收集的气体在实验室中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_________(填“是”或“否”)。F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选择下图中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31.
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A 现象①③说明________
B 现象①②说明________
C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