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7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推断题(共1题)

1.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二氧化碳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请你计算葡萄糖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化为最简整数比)
(2)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3O22CO2+3H2O,R的化学式为_____;
(3)若无机盐为碳酸钠,请你写出二氧化碳与碱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目前工业上氢气的大规模生产多采用甲烷的重整,即甲烷与水蒸气经高温催化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以下简称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同时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甲烷和水蒸气,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每步均反应完全)

(査阅资料知,氧化铁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氧化铁与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
(1)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4)装置C和D的连接顺序颠倒,会影响实验操作,原因是_____。
(5)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CD的质量均増加,其中装置C増加了2.7g,装置D増加了2.2g.则可推断出该“合成气”的组成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
3.
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红做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试管B反应后溶液呈_____色。
(2)该兴趣小组使用的五种实验药品,若两两相互滴加,可以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_____个。
(3)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黄色澄清溶液,则反应后的废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3.简答题(共2题)

4.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是某硬铝的主要成分,硬铝属于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2)将少量硬铝(已砂纸打磨处理)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将硬铝粉末加入到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①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②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蓝色,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_。(填写化学式)
③反应后所得滤渣的质量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硬铝粉末的质量。
5.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如图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实验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填仪器名称),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ml(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g/ml)

4.计算题(共1题)

6.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番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88g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析搅拌,烧杯内产生白色沉淀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结合图像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步骤I反应后的溶液中盐酸过量(只写出试剂名称)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请你计算M点所得溶液中氯化镁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5.单选题(共20题)

7.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丙这种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C.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B.用熟石灰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煤的气化D.分离流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9.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元素B.铝元素C.硅元素D.钙元素
11.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内有5个中子
12.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空气液化——温度、压强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13.
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CaO2中Ca是+2价,则O的化合价为
A.+2B.0C.-2D.-1
14.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至过量。
15.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A. A B. B   C. C   D. D
1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的固体B.蒸发结晶
C.过滤D.量取液体
18.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杂质,要提纯甲物质可以采用降温结晶
1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生石灰常用作干燥剂——氧化钙易溶于水
B.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C.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壊——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2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21.
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I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NaOH、CuCl2、Ca(NO3)2
B.蓝色溶液B的溶质有2种
C.无色溶液A呈中性
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CI可能含有NaNO3
22.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将铜片放入稀疏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看到有白雾产生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3.
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KNO3B.NH4NO3C.CO(NH2)2D.Ca(H2PO3)2
24.
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C.干电池放电D.太阳能供热
25.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美丽青岛,倾倒世界”理念的是
A.垃分类回收B.开发绿色能源C.减少煤的燃烧D.焚烧废旧塑料
26.
2014年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 吸附杂质 B. 过滤 C. 杀菌消毒 D. 蒸馏

6.选择题(共1题)

27.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7.多选题(共2题)

28.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2C:表示2个碳原子
C.: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D.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2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知识归的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①用洗洁精清洗手上的油渍属于乳化作用
②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①人体缺铁会导致骨质硫松
②食用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资源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A.A   B.B   C.C   D.D

8.填空题(共2题)

30.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B、C、D所示的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B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失去“或“得到”)。
③若E中x=9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
(2)图1中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是_____。

(3)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1.
2007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根据如图回答:(用化学式填空)

(1)能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的是_____;
(2)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
(4)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_____;

9.实验题(共1题)

32.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
(3)小明要制取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实验非常成功;小光与小明选择同样的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小光实验的集气瓶底出现裂纹,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是_____请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