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2.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
4.
“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10.
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
B.毛织品和棉织品﹣﹣﹣燃烧后闻气味 |
C.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观其火焰颜色 |
D.食盐和小苏打(NaHCO3)﹣﹣﹣滴加醋酸 |
11.
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 )
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过滤 |
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 |
C.硫酸(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试剂、过滤 |
D.碳酸钾(氢氧化钾)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
12.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
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 |
2.选择题- (共4题)
3.填空题- (共7题)
18.
根据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有①无孔②单孔③双孔三种橡胶塞,请选择橡胶塞并将其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空格中。
A是细口瓶,可用来保存NaOH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橡胶塞选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已经选择了B、C,则橡胶塞选择_______。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已经选择了D、E,则橡胶塞选择_______。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有①无孔②单孔③双孔三种橡胶塞,请选择橡胶塞并将其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空格中。
A是细口瓶,可用来保存NaOH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橡胶塞选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已经选择了B、C,则橡胶塞选择_______。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已经选择了D、E,则橡胶塞选择_______。
19.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
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 性.
②铁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 、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 性.
②铁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 、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20.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
(2)20℃时,称取31.6g 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为_____.
(4)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剂质量:KNO3>NaCl C 溶液质量:KNO3<NaCl.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
(2)20℃时,称取31.6g 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为_____.
(4)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剂质量:KNO3>NaCl C 溶液质量:KNO3<NaCl.
21.
从化学的视角和认识厨房中蕴含的丰富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4)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 ;
(5)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4)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 ;
(5)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22.
现有一包粉末,可能由氯化钠、氯化铜、碳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研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该粉末的组成有 种情况.
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该粉末的组成有 种情况.
23.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μ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Ⅰ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 ;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μ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Ⅰ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 ;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题- (共1题)
24.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_____,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_____;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_____(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3)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_____(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1g以下使用游码),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15%(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_____,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_____;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_____(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3)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_____(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1g以下使用游码),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15%(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