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
(1)苯甲酸钠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苯甲酸钠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3)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4)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5)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苯甲酸钠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苯甲酸钠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3)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4)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5)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2.
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铜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黄铜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收集生产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推断题- (共1题)
3.
A、C、D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A是天然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将A高温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和一种氧化物C;将C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碱
(1)D的化学式为_____,俗称_____。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C,其作用是_____。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
A.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C,其作用是_____。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5.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6.
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各选项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所以空气污染物都是由二氧化硫造成的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8.
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
B.走近花圃,能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
C.洗涤剂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油污能溶于水 |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
10.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5.选择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3题)
16.
请从镁、铁、氧气、高锰酸钾、硫酸、氢氧化钾、硫酸铜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反应物,按要求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
(1)化合反应:_____;
(2)分解反应:_____;
(3)置换反应:_____;
(4)中和反应:_____。
(1)化合反应:_____;
(2)分解反应:_____;
(3)置换反应:_____;
(4)中和反应:_____。
17.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五氧化二磷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5)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6)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1)五氧化二磷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5)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6)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18.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红利用图①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B 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欲除去不溶于水的泥沙、色素和异味等杂质,可以采用的装置如图②所示,其中活性炭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要想知道通过该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来检验。
(3)2017 年 10 月,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升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如图③所示)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工程师们选择液氢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某同学取回河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如图④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该图操作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
(5)进入北京市区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渠道。为了保护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B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C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D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1)小红利用图①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B 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欲除去不溶于水的泥沙、色素和异味等杂质,可以采用的装置如图②所示,其中活性炭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要想知道通过该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来检验。
(3)2017 年 10 月,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升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如图③所示)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工程师们选择液氢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某同学取回河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如图④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该图操作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
(5)进入北京市区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渠道。为了保护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B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C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D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