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以下为从航空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CuAlO2的工艺流程。

(资料)
Ⅰ.难溶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80℃和450℃;
Ⅱ.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铜丝浸入_____溶液中来验证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固体B在煅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为4CuO+2Al2O3
4CuAlO2+X↑,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CuAl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滤液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任选一个)____,煮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煅烧”时温度须控制在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目的是______。

(资料)
Ⅰ.难溶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80℃和450℃;
Ⅱ.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铜丝浸入_____溶液中来验证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固体B在煅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为4CuO+2Al2O3

(3)滤液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任选一个)____,煮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煅烧”时温度须控制在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目的是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课外兴趣班同学用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一)甲组同学利用A装置制备O2,并利用制得的O2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否炭粉。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C装置,该装置中应盛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探究二)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乙装置,A装置烧瓶内储存的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CH4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二氧化碳和水.
Ⅰ.装置B的玻璃管中盛入足量的CuO固体;
Ⅱ.将3.0g足量的NaOH浓溶液通过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Ⅲ.按A→C→B→C→…的顺序连接成装置图乙,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再打开K2,加热B装置中足量的CuO固体,充分反应(反应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Ⅳ.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3)写出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两个装置C中试剂应相同,第一个装置C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通过数据分析,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
(探究三)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丙装置,实验时通入足量的CO,对“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5)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
(6)最后该组同学还对玻璃管内剩余的固体按下图流程进行探究:

①有色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X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②将2.8g铁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探究一)甲组同学利用A装置制备O2,并利用制得的O2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否炭粉。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C装置,该装置中应盛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探究二)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乙装置,A装置烧瓶内储存的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CH4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二氧化碳和水.
Ⅰ.装置B的玻璃管中盛入足量的CuO固体;
Ⅱ.将3.0g足量的NaOH浓溶液通过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Ⅲ.按A→C→B→C→…的顺序连接成装置图乙,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再打开K2,加热B装置中足量的CuO固体,充分反应(反应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Ⅳ.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3)写出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两个装置C中试剂应相同,第一个装置C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通过数据分析,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
(探究三)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丙装置,实验时通入足量的CO,对“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5)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
(6)最后该组同学还对玻璃管内剩余的固体按下图流程进行探究:

①有色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X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②将2.8g铁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14题)
3.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6.
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汽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 |
C.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1个水分子 | D.属于有机化合物 |
7.
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
”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制得另一种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X一定是水 | B.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
8.
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A.用过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酸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 |
D.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
13.
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
B.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
C.t2℃时,将等质量的a和c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c |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
14.
某同学归纳了知识点:①某溶液的pH=10.5,则该溶液显酸性;②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剂或升高温度;③配置50g4%的氯化钠溶液时先计算需要溶质氯化钠的质量是2g溶剂水的质量是48g;④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叫中和反应;⑤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下降;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16.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A.对安全的认识 | B.用“化学”眼光分析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③皮肤沾有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较多水冲洗 | ①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②柠檬酸和小苏打可自制汽水 ③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
C.化学与健康 | D.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 |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 | ①灼热的CuO除去CO中少量CO2 ②打开浓盐酸的瓶口形成白雾 ③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
A.A B.B C.C D.D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1题)
1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_;②氯化钡中的阳离子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④汽水中的酸____。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___,此类物质可调节新陈代谢,维持健康。
②洗涤油污时加入适量洗涤剂,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
③皂角素是一种碱性的物质,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_(填字母序号)来涂抹止痒。
A 食醋 B 稀氨水 C 稀硫酸.
④日常生活中可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_;②氯化钡中的阳离子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④汽水中的酸____。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___,此类物质可调节新陈代谢,维持健康。
②洗涤油污时加入适量洗涤剂,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
③皂角素是一种碱性的物质,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_(填字母序号)来涂抹止痒。
A 食醋 B 稀氨水 C 稀硫酸.
④日常生活中可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E装置相对于B装置有的优点是___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待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关闭a,打开b,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关闭活塞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可再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即可证明,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即可。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E装置相对于B装置有的优点是___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待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关闭a,打开b,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关闭活塞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可再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即可证明,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