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6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2.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选择填充题(共1题)

3.
我省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下列农作物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_____。
农作物
马铃薯
甘草
茶树
橘子
桑树
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
5.5~6.0
7.2~8.5
5.0~5.5
5.5~6.5
7.0~8.0
 
A 甘草 B 橘子 C 桑树 D _____

3.单选题(共17题)

4.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2HCl+S↓,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A.化学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5.
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向少量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反应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A. ①有蓝色沉淀
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7.
金属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重要的用途,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烹制食物用铁锅是因为铁的密度大
B.导线常用铜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钙是生活生产中使用最多的金属
8.
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NO3B.MgOC.O2D.NaCl
9.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光鲜!
B.清理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亮堂!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方便!
D.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低碳”!
10.
逢雷雨天气时,我们一定要远离金属是因为它具有(  )
A.光泽
B.导热性
C.导电性
D.延展性
11.
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
A.仅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2.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13.
白炽灯泡里用的是钨丝,因为钨是(  )
A.熔点最高的金属
B.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材料
C.延展性最好的金属
D.容易冶炼、价格低廉的金属材料
14.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15.
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酒精、吗啡、海洛因都是毒品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
D.石油、煤、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16.
要配制100g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mL水
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17.
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8.
能一次鉴别AgNO3、Na2CO3、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Cl2溶液
C.盐酸
D.硝酸
19.
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塑料
B.铁丝
C.玻璃丝
D.棉花
20.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CuOCuSO4
方案二:Cu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①节约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选择题(共9题)

21.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2.Let's play soccer this afternoon. (改为同义句)

{#blank#}1{#/blank#} {#blank#}2{#/blank#}playing soccer this afternoon?

23.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

①不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善待,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24.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

①不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善待,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25.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

①不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善待,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26.

已知幂函数y=f(x)的图象过点3,33,则f14={#blank#}1{#/blank#}

27.妈妈买了12米布,做衣服用去4米,做窗帘用去6米,还剩多少米?
28.读一读,写一写。

写作:(32)    写作:{#blank#}1{#/blank#}

读作:(三十二)  读作:{#blank#}2{#/blank#}

29.升和毫升都是计量(  )的单位.

5.填空题(共4题)

30.
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___
(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任举一例)。
31.
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铁的________性。
(2)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它们的________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________。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铝的________性。
(5)金属纽扣表面涂的“银粉”实际上是________粉。
(6)体温计中液态的“银”是________。
(7)热水瓶胆壁的金属是________。
(8)为何铁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________。
(9)联合国卫生组织为什么推荐使用中国的铁锅______。
32.
(3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1)若要比较KNO3与 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 (填序号)
A.0℃~20℃B.20℃~40℃C.40℃~60℃D.60℃~80℃
33.
有三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铵、磷矿粉,其中为灰白色粉末的是________;在剩余的两种物质中取样,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原物质是________;小明家种植的花草最近叶色发黄,你认为可施用其中的(写化学式)_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34.
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35.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_____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_____(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选择填充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