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县道坪镇第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6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9

1.计算题(共1题)

1.
煅烧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00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生产
无明显现象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_______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3.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
_______
 

3.单选题(共15题)

4.
下列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镁反应生成H2
C.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5.
某校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四个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最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6.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木柴燃烧时,架空木柴
B.油锅着火时,用水灭火
C.用铅笔笔芯可打开生锈的锁头
D.用过的菜刀要涂食用油防锈
7.
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
8.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A.FeO
B.Fe3O4
C.Fe2O3
D.Fe
9.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0.
)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
B
C
D
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②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用于镶嵌在玻璃刀头上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②酒精溶液是混合物,说明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③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①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有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③用无色酚酞溶液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①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软化
②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A.AB.BC.CD.D
11.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食盐固体和碳酸钙粉末
B.酒精和汽油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氢气和一氧化碳
1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CuOCuSO4
方案二:Cu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①节约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出售
B.用亚硝酸钠腌制咸菜
C.用食醋除去电水壶中的水垢
D.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D.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15.
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类别
A
空气、石油、干冰
混合物
B
氮气、水银、金刚石
单质
C
糖类、油脂、蛋白质
营养物质
D
甲烷、乙醇、塑料
有机物
 
A.AB.BC.CD.D
16.
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A.蔗糖B.汽油C.油脂D.石蜡
17.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 ②铝合金门窗 ③橡皮塞 ④大理石地板⑤羊毛衫 ⑥铅笔芯 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⑤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①③⑥⑦
18.
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大理石B.沙子C.塑料D.铝合金

4.选择题(共5题)

19.—Have you watched the boat races this Dragon Boat Festival?

—Yes.         wonderful races!

20.

请用四个 (半径大小可相同,也可不同)设计至少两幅轴对称图形,并为每个图形恰当地命名。

21.I can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now.    
22.I can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now.    
23.以下描述属于情感的有(    )

①因一时冲动将他人打成重伤

②取得好成绩,我们有荣誉感

③“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我们有自豪感

④犯了错误,我们有羞愧感

5.填空题(共4题)

24.
写出下列金属元素的符号:
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_____;闪光灯中使用的金属_____;水银温度计里的金属_____.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
25.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填字母)有关。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6.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用以上仪器名称填空:溶液蒸发、结晶应选用的容器是_____;量取液体药品应选用_____;制取O2、H2和CO2都可选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
(2)用以上仪器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实验步骤是计算、_____和_____。
27.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2)可用   (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6.实验题(共2题)

28.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9.
在检验一包混有氧化铁的铁粉中氧化铁含量时,某小组同学称取10 g该样品,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同参与并解答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他们想通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时,你认为B中最好应使用_____的浓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从防止大气污染和节约资源角度考虑,你对尾气处理的建议是_____。
(4)实验完毕后,某同学称得A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04 g,装置B增重2.64 g,则该铁粉样品中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