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简答题- (共3题)
2.
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化学社团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硫酸厂向河中非法排放酸性废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设计三种检测酸性废液的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表格中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______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氯化铵结晶析出,在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3)写出“侯氏制碱法”制碳酸氢钠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0℃ | 20℃ | 40℃ | 60℃ |
NaHCO3 | 6.9 | 9.6 | 12.7 | 16.4 |
NaCl | 35.7 | 35.8 | 36.6 | 37.3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______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氯化铵结晶析出,在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3)写出“侯氏制碱法”制碳酸氢钠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 |
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 |
C.反应不需要加热 |
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 ① | ② | ③ | ④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 |||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 无 | 少量 | 较多 | 很多 |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加入足量盐酸 | _____,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C | 加入适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4.单选题- (共20题)
7.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
8.
粮食丰产丰收离不开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关于NH4NO3说法正确的是( )
A.NH4NO3是复合肥 |
B.NH4NO3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
C.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用 |
D.NH4NO3中氮元素的含量:![]() |
9.
请将符合图示装置设计意图的序号选出( )

①证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②证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③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④能有效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⑤该实验充分利用了能源。

①证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②证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③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④能有效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⑤该实验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12.
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可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
B.铝壶内的水垢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盐酸长时间浸泡 |
C.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
D.铁桶可以长时间保存波尔多液 |
16.
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19.
在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AgNO3、HCl、Ca(NO3)2 |
B.NaCl、BaCl2、Na2SO4 |
C.NaOH、BaCl2、H2SO4 |
D.K2CO3、HCl、Ca(OH)2 |
22.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B.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 |
C.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 |
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 |
5.选择题- (共2题)
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6.填空题- (共3题)
2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里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 的方法除去.
(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 .
(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 .
(1)水里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 的方法除去.
(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 .
(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 .
29.
实验室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再用________移动游码调整到所需刻度。向天平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水:用________(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此操作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再用________移动游码调整到所需刻度。向天平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水:用________(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此操作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