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碳酸氢钠可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C都是氧化物,D是一种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A、B、D、E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若A属于盐,则E属于________,C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A属于酸,则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若A属于盐,则E属于________,C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A属于酸,则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作为飞船,飞离太阳系的艰辛历程。当飞到木星时,被木星吸引,木星上的主要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当森林着火时,可将大火周围的树木砍掉来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8.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明矾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
B.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还含有少量的水,这种溶液的溶剂是酒精 |
C.可以用活性炭吸附黄河水,从而变为饮用水 |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变大 |
10.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则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也能燃烧 |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
C.Na2SO4和NaCl溶于水温度无变化,则NaOH溶于水温度也不变化 |
D.酸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酸根离子,则含有酸根离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11.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直接构成的
B.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A. 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直接构成的
B.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3.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
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C.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 |
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
14.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方法与现象 |
A | 黄铜和纯铜 | 分别加热,观察是否变黑 |
B | 羊毛和涤纶 | 分别灼烧,闻气味 |
C | 浓盐酸和浓硫酸 | 分别打开瓶塞,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 |
D | 氢气和甲烷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内壁是否有水雾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4题)
16.
下图是处理汽车尾气是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1)写出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塔架是用钢作为材料,钢属于_______材料,不用纯铁做塔架是因为铁易与___________反应而生锈,实验室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
(2)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
(3)t2℃时,将一定量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析出甲物质15g,则t2℃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__g。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
(2)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
(3)t2℃时,将一定量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析出甲物质15g,则t2℃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__g。
6.实验题- (共2题)
20.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酸、碱、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B 酸、碱、盐的水溶液均导电
C 大多数的酸和碱都有腐蚀性 D 所有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稀盐酸的浓度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当反应在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通过对温度和pH的图像判断,完全反应的时间在____________之间。
(3)NaOH是化学实验常用的试剂。
①向在空气中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怎么检验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是否还含有NaOH(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20g 与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 4.4g,求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酸、碱、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B 酸、碱、盐的水溶液均导电
C 大多数的酸和碱都有腐蚀性 D 所有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稀盐酸的浓度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当反应在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通过对温度和pH的图像判断,完全反应的时间在____________之间。
(3)NaOH是化学实验常用的试剂。
①向在空气中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怎么检验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是否还含有NaOH(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20g 与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 4.4g,求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