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计算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 2===CaCO3↓+H2O |
B.用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 |
D.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HCl+Al(OH) 3===AlCl3+H2O |
4.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
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 | D.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14:3 |
5.
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g | B.8.8g | C.6.8g | D.4.4g |
6.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
B.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
7.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2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
10.
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 B.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C. n的值为6 D. 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A. 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 B.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C. n的值为6 D. 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