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3题)
2.
已知铁常温下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将某含少量杂质的铁粉5.8g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所得滤渣的质量为0.2g,则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3.
烹饪鱼时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____个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______;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2.简答题- (共2题)
4.
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②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物质。例如,在高温条件下,甲烷可以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①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②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物质。例如,在高温条件下,甲烷可以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5.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单选题- (共18题)
6.
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2O5+5CO
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2O5+5CO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 |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大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总数 |
C.反应物中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
7.
在化学反应A+3B=2C+3D中,2.3g的化合物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2.7gD,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C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 | B.44 | C.32 | D.88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水 |
B.3g的碳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1g二氧化碳,则消耗空气8g |
C.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
9.
现有16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B.一定是氧化物 |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10.
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 B.④⑤⑥⑦⑨ | C.①③④⑤⑧⑨ | D.②④⑥⑦⑨ |
11.
容器中物质X(用□表示)和物质Y(用○表示)的反应微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A.3X+8Y=X3Y8 |
B.X+2Y=XY2 |
C.3X+6Y= X3Y6 |
D.3X+8Y=3XY2+2Y |
13.
下图是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的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未变 |
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 |
15.
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3:2 |
B.生成物的化学式为A3B |
C.生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
17.
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
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 |
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8.
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这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它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 |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g |
D.它属于单质 |
19.
有A、B、C三种元素,它们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 A | B | C |
其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A.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AC的化合物 |
B.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
C.A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 B、C表示的是阳离子 |
D.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B2A的化合物 |
20.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2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B.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
22.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 B.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C.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 D.软水是纯净物 |
23.
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 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A.64 g | B.18 g | C.80 g | D.9 g |
4.选择题- (共4题)
5.多选题- (共1题)
28.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4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4
6.填空题- (共3题)
29.
自来水厂净化水利用大筛网,去掉天然水中的不溶物,该操作称之为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活性炭加入水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作用,使用NH2Cl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生成物中Cl元素化合价为 _______。
30.
用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
(2)写出硫酸钠的化学式并标出钠元素的化合价___;
(3)2个氧原子:___
(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的符号___;
(5)含有10个电子且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___;
(6)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
(2)写出硫酸钠的化学式并标出钠元素的化合价___;
(3)2个氧原子:___
(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5)含有10个电子且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___;
(6)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
31.
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A、海水 B、二氧化碳 C、牛奶 D、过氧化氢溶液 E、冰水混合物
F、氢气 G、四氧化三铁
A、海水 B、二氧化碳 C、牛奶 D、过氧化氢溶液 E、冰水混合物
F、氢气 G、四氧化三铁
7.实验题- (共2题)
32.
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4)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
(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g.
(6)某同学用图B 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4)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
(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g.
(6)某同学用图B 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33.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
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1)A实验是用白磷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若未恢复至室温,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B实验过程中,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根据两极生成的气体确定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研究气体的制取、性质和收集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小红想打算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较快的制取并收集一瓶相对纯净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后是否可以回收再利用?_____(填是或否)。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氨气的两点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实验是用白磷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若未恢复至室温,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B实验过程中,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根据两极生成的气体确定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小红想打算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较快的制取并收集一瓶相对纯净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后是否可以回收再利用?_____(填是或否)。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氨气的两点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