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区2019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200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计算题(共1题)

1.
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

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化石燃料的是_____。

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②36kgB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C的质量为_____kg。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蒸馏酒,是利用粮食经过“发酵再蒸馏”方式而得到的酒。中国白酒,就是以高粱,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的蒸馏酒。40度以上的烈酒多是蒸馏酒。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酒中酒精(乙醇)所占的体积百分比。“53度”就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有53毫升酒精。中国人喝白酒,有一个重要指标,叫做“口感醇厚”,一般用“粘度”来进行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粘度”,取决于液体中分子的种类及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酒的粘度主要决定于其中水和酒精分子的比例。酒精度数与酒粘度关系呈现出曲线的关系,如图1。

无论什么品牌的酒,其成分98%以上都是水和酒精,不同酒的味道差异来自于2%的其他成分,比如醛类、酯类和芳香族类。酒的成分比例如图2所示。酒精在嘴里、胃中、小肠中都能被吸收。吸收后,通过呼吸和排尿排出的酒精只占10%,剩下90%的酒精,全部到达你的肝脏进行代谢。肝脏就像一个大的化工厂,其中有多种渠道帮助酒精的变身。

酒精变身后的乙醛有毒性,能够破坏身体内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对人体的肝脏和胰脏影响很大。酒精也是有毒的,比较长久的作用是对大脑的毒害。进入身体后的酒精,经过10分钟就能到达大脑,将会在大脑中沉着半个月到一个月之久。中国是饮酒大国,嗜酒或者酒精依赖的人群达到2亿,慢性酒精中毒的比率逐年扩大。
回答下列问题:
(1)“40度”白酒,就是指在100毫升酒中,含有_____毫升酒精。
(2)图1是酒精度数对酒粘度影响的曲线图,分析该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推测乙醇、乙醛、乙酸中都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4)茅台酒经过发酵蒸馏得出的原浆,大约是60度,需要陈放三年以上才上市出售,此时酒的度数_____60度(填“大于”或“小于”)。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酒的酿制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酒的度数越高口感越好。C不同品牌的酒价格差别很大,是因为其主要成分不同。
D小酌怡情,饮多伤身,切勿酒驾。E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用消毒。

3.简答题(共2题)

3.
生活中会用到很多化学知识。
(1)过氧化氢溶液在消毒时会在血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冒气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明用面粉、鸡蛋、牛奶、白糖、橄榄油等原料制作蛋糕。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做好的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
中央台《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了清乾隆金瓯永固杯。

(1)金杯历经近300年,仍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2)现今市场上存在一种假冒黄金饰品(主要成分是锌和铜),在实验室中要鉴定出一枚戒指为假黄金,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一种即可)。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共12题)

5.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B.水结冰C.海水晒盐D.碘升华
6.
下列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目的
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5%的NaCl溶液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




 
A.AB.BC.CD.D
7.
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2OB.O3C.O2D.CO2
8.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H2OC.Na2CO3D.Ca(OH)2
9.
氮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
下列关于 SO2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SO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B.一个 SO2 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
C.SO2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D.SO2 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1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B.木炭C.红磷D.酒精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除锈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3.
下列方法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A.滴加澄清石灰水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观察颜色D.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14.
如图所示装置不可达到的目的是(  )
A.除去泥沙B.使有色水颜色变浅
C.除去臭味D.使海水变为淡水
15.
KCl 和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KCl
33
38
45
KNO3
31
64
110
 
A.KNO3 的溶解度大于 KCl
B.60℃时,110g KNO3 完全溶解最少需要 100g 水
C.2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3%
D.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不饱和 KCl 溶液会变饱和
16.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移去可燃物使火熄灭
D.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5.填空题(共1题)

17.
下列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现象:

①A中几乎不溶
②B中固体可溶
③C中固体可溶。
现象_____(填序号)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6.实验题(共5题)

18.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电解水装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装置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1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19.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粗盐提纯过程中,D装置可用于_____操作
20.
某同学设计对比实验(如图):两个体积相同且均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气球上端的玻璃管与外界大气相通。操作:分别向两锥形瓶中滴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轻轻振荡。

(1)设计该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现象:观察到A、B两瓶内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
(3)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1.
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如图所示。

(1)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①C+O2CO2②C+CO22CO
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
(2)高炉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为_____。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分别设计A、B套实验装置。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4)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角度来说你认为装置_____(填序号)更合理。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已知: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②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一: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②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
试管中,滴入一定量
的稀盐酸,振荡后加
入镁条
若_____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试液 D硫酸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