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CO2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成分。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提出问题)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
(提出猜想)猜想一:混合气体是CO、CO2; 猜想二:混合气体是CO、H2;
猜想三:混合气体是_______; 猜想四:混合气体是CO、H2、CO2。
(设计实验)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观察现象)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交流)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猜想_______不成立;
(2)小华认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小军认为小华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3)小丽认为在A装置前连接如图2三个装置就可以确定气体成分,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g→h,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按小丽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_______。则猜想四成立,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指导老师指出小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不足,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5)碳酸氢钙[Ca(HCO3)2]的水溶液遇热时,碳酸氢钙会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将一定质量的Ca(HCO3)2溶液加热使Ca(HCO3)2完全分解,冷却后分离混合物,称得沉淀的质量为10g,所得液体的质量为185.6g(不考虑CO2的溶解,忽略加热、分离过程中液体的质量损失)。请计算加热前原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提出问题)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
(提出猜想)猜想一:混合气体是CO、CO2; 猜想二:混合气体是CO、H2;
猜想三:混合气体是_______; 猜想四:混合气体是CO、H2、CO2。
(设计实验)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观察现象)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交流)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猜想_______不成立;
(2)小华认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小军认为小华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3)小丽认为在A装置前连接如图2三个装置就可以确定气体成分,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g→h,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按小丽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_______。则猜想四成立,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指导老师指出小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不足,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5)碳酸氢钙[Ca(HCO3)2]的水溶液遇热时,碳酸氢钙会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将一定质量的Ca(HCO3)2溶液加热使Ca(HCO3)2完全分解,冷却后分离混合物,称得沉淀的质量为10g,所得液体的质量为185.6g(不考虑CO2的溶解,忽略加热、分离过程中液体的质量损失)。请计算加热前原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综合题- (共1题)
2.
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盐城首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徐宿淮盐铁路将于2019年12月底竣工投运,该高铁建成通车必将促进盐城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和火车站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钢铁,钢和生铁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不同,在炼铁高炉中将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还原为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⑵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金属材料就是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例如改变之一是_______。
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锈蚀。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你认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装置Ⅰ的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上升 B 装置Ⅱ比装置Ⅰ中的铁钉腐蚀更严重
C 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D 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
⑷为了达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目的,某废旧品公司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金属B是_______;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⑴盐城首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徐宿淮盐铁路将于2019年12月底竣工投运,该高铁建成通车必将促进盐城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和火车站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钢铁,钢和生铁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不同,在炼铁高炉中将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还原为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⑵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金属材料就是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例如改变之一是_______。
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锈蚀。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你认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装置Ⅰ的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上升 B 装置Ⅱ比装置Ⅰ中的铁钉腐蚀更严重
C 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D 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
⑷为了达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目的,某废旧品公司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金属B是_______;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3.单选题- (共15题)
3.
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 + H2O=NaOH+ H2 ↑。BaH2与足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是
A.BaCO3、NaOH和H2 | B.Ba(OH)2 和H2 |
C.NaOH和Ba(OH)2 | D.Ba(OH)2、BaCO3和H2 |
6.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 |
B.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20%的稀硫酸加10mL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 |
7.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
C.该实验中左瓶内预先放少量水的主要目的是吸热降温,缩短实验时间 |
D.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9.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相同,只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B.性质:氮肥都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所以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
C.用途: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都能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化肥、农药等 |
D.鉴别: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也可用点燃的方法鉴别尼龙和真丝 |
10.
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
C.生活中重视一水多用符合“节水优先”的原则 |
D.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坚持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再排放 |
11.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MgCl2溶液 | HCl | Mg(OH)2 | 加过量的Mg(OH)2固体,过滤 |
B | KNO3溶液 | K2SO4 | 硝酸钡 |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C | CuO | 木炭粉 | 稀硫酸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洗涤,干燥 |
D | MnO2 | KCl | 蒸馏水 |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干 |
A.A | B.B | C.C | D.D |
13.
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某浓度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
B.Q点数值是P点数值的两倍 |
C.G点溶液的pH>7 |
D.E点和F点的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 |
14.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
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 | 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 |
17.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
B.扑灭森立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C.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
4.填空题- (共1题)
18.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⑴食用加碘盐中加入的物质是碘酸钾(KIO3),该物质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有_______(填元素名称),碘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则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烹饪时不宜过早加入食盐是因为碘酸钾受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碘化钾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⑵若“
”表示一个氯原子,则“
”表示__(填化学用语);
⑶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化学用语)。
⑷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其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盐酸与硝酸银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_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了_______。

⑴食用加碘盐中加入的物质是碘酸钾(KIO3),该物质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有_______(填元素名称),碘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则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烹饪时不宜过早加入食盐是因为碘酸钾受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碘化钾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⑵若“



⑶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化学用语)。
⑷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其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盐酸与硝酸银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_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了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9.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若制取CO2时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3)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混合加热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应该选用的一套制取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若制取CO2时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3)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混合加热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应该选用的一套制取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