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分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06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推断题(共1题)

1.
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X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A﹣D 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X﹣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的化学式为_____。X与AgNO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单选题(共18题)

2.
21世纪是钛的世纪,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I除生成TiCl4以外,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气体应该是CO
B.反应II的原理是TiCl4+2MgTi+2MgCl2
C.反应II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目的是防止镁被氧化,不能用氮气来代替氩气
D.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氯气
3.
铝可与碱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关于此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H2
B. NaAlO2属于氧化物
C. 此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 铝锅不宜长时间盛放碱性食品
4.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H2SO4   KOH   K2SO4
B.H2SO4    K2SO4    KOH
C.K2SO4   KOH   H2SO4
D.KOH K2SO4    H2SO4
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将50g水与20g甲混合,可以得到70g溶液
D.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6.
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罝①可用于制二氧化碳
B.装罝②可用于制氧气
C.装罝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罝④可用于收集氢气
7.
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延展性好B.导电性好
C.导热性好D.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浓硫酸稀释
C.倾倒液体D.过滤
9.
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  )
A.ρ1=ρ2=ρ3B.ρ1>ρ2>ρ3C.ρ1<ρ2<ρ3D.无法判断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将50g水与20g甲混合,可以得到70g溶液
D.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11.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g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D.相应温度下达到饱和时,100g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12.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碘B.面粉
C.蔗糖D.花生油
13.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
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固体
15.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16.
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石灰水和盐酸B.铁锈和盐酸
C.纯碱和硫酸D.氯化钙和碳酸钠
17.
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表:
食物
西红柿
牛奶
苹果汁
鸡蛋清
pH
4.0~4.4
6.3~6.6
2.9~3.3
7.6~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牛奶B.西红柿C.鸡蛋清D.苹果汁
18.
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所用的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19.
在做《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 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
A.B.C.D.

3.选择题(共3题)

20.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因为(    )

21.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因为(    )

22.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正义,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加以体现。“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关于这一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2题)

23.
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
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5)图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6)请你为该瓶溶液写上标签(图2)_____
(7)用已经配好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6%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g,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24.
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选填“A、B、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
(4)在t1℃下,B 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选填“A B C”)。

5.实验题(共1题)

25.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①如图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填“b”或“c”)端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究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CaCl2、HCl、Ca(OH)2
你的猜想:_____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丁同学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正确
戊同学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_____
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_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
(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来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填一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