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英豪中英文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8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4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
实验三
_____;
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如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将白色的固体A和一种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黑色固体E在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试回答:
(1)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C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下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写出其反应基本类型:
①白色的固体A和一种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加热_____(_______);
②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B中_____(_______);
③黑色固体E在B中燃烧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8题)

3.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4.
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
2017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下列成果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  )
A.“墨子”号量子卫星在量子通信领域成功实现3大科学目标
B.水稻新型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发现与机制解析
C.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成功合成
D.“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6.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死灰复燃D.杯弓蛇影
7.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臭氧(O3D.液态空气
9.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高锰酸钾
C.人呼出的气体、食盐水D.净化后的空气、液态氧
10.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11.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
B.造成空气灰霾的“元凶”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C.氮气、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氮气、氧气等均匀地混合
13.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14.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15.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氧化镁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6.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D.
17.
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18.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B.C.D.
19.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计数为12mL,则该学生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8mLB.等于8mLC.小于8mLD.不能确定
20.
下列对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推活塞,左边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
B.推活塞,左边导管口出现气泡
C.拉活塞,左边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
D.拉活塞,试管内液面上升

4.实验题(共1题)

21.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l)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b_____。
(2)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得到的物质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你应该如何改正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说出一种)。
(5)F 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为了检验F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对装置进行了如图G所示的处理。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b端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_____,再用_____,观察b端水中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现用A、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_____口(选填“a”或“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