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该反应中H2O2转化为H2O,则H2O2在该反应中属于_____(选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3)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该反应中H2O2转化为H2O,则H2O2在该反应中属于_____(选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3)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是初中阶段常见物质,A、B、D、E分别是四种不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类别: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2)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了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1)A物质的类别: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2)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了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
探究一: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_____(填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探究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还能吸收酸性气体;
(设计实验)根据如图的装置,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1)如图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准确称量5.0g的纯碱样品加入A中的锥形瓶,并在各装置中加入足量药品。
(2)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通入已除去氮气一会儿,再连接上装置B和C。
(3)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氮气一会儿。
(5)将反应后B装置内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反思)
(1)实验设计中若没有装置C则本次测定的实验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老师在查看小组的实验设计后指出,该实验设计即使各步骤实验过程操作规范,测量数据准确,但最后的结果也会偏小,请你分析原因。_____。
探究一: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_____(填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静置 | ①_____ 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 ①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探究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还能吸收酸性气体;
(设计实验)根据如图的装置,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1)如图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准确称量5.0g的纯碱样品加入A中的锥形瓶,并在各装置中加入足量药品。
(2)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通入已除去氮气一会儿,再连接上装置B和C。
(3)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氮气一会儿。
(5)将反应后B装置内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反思)
(1)实验设计中若没有装置C则本次测定的实验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老师在查看小组的实验设计后指出,该实验设计即使各步骤实验过程操作规范,测量数据准确,但最后的结果也会偏小,请你分析原因。_____。
4.简答题- (共1题)
5.单选题- (共7题)
5.
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
B.一个酒精(C2H5OH)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
C.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有机物 |
D.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6.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 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通入足量的氧气点燃 |
B | 检验稀盐酸与稀醋酸酸性的强弱 | 用pH试纸测定 |
C | 除去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 | 在空气中加热 |
D | 鉴别固体NaOH与NaCl | 加适量的水溶解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佛手茶汤中含有微量的硒元素常饮有防癌的作用 |
B.在空气中灼烧的方法可用来分辨真假黄金 |
C.开水烫餐具是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消毒 |
D.地瓜发霉要将霉变的部分全部削掉方可煮熟食用 |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制品表面涂上油漆不仅美观而且能防锈 |
B.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可提高植物的吸收率 |
C.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D.自来水加热煮沸不仅能杀菌而且能降低水的硬度 |
9.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t1 | t2 |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 60 | 90 |

A.溶液质量:乙=丙<甲<丁 |
B.甲、乙、丙、丁均为饱和溶液 |
C.将甲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
D.将丁降温至t1℃,没有固体析出 |
10.
2018年10月31日,徐州举办第五个“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主题是“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城市发展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B.要加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C.要贯彻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原则 |
D.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去灌溉农田 |
6.选择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3题)
15.
如图是某种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标签上必须标示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值。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_____和水未被规定强制标示。如图奶制品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有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