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分两次加入同种稀盐酸,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第一次加入 50g 稀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第一次石灰石中参加反应物质(X)的比例式为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若工业上用 125 t 上述石灰石样品高温完全高温煅烧制取二氧化碳,同时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第一次加入 50g 稀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第一次石灰石中参加反应物质(X)的比例式为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若工业上用 125 t 上述石灰石样品高温完全高温煅烧制取二氧化碳,同时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
2.简答题- (共3题)
2.
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使用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可以使二者发生反应。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 C 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物从物质分类上均属于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其微观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做该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剂。

(1)请将 C 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物从物质分类上均属于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其微观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做该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剂。
3.
如图:



(1)木炭具有_____性才导致红棕色消失;
(2)墨汁主要成分与活性炭主要成分相同,绘制字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_____在燃烧产生的。



(1)木炭具有_____性才导致红棕色消失;
(2)墨汁主要成分与活性炭主要成分相同,绘制字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_____在燃烧产生的。
4.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轻轨和它上方电线相连的电刷是利用该物质___(填序号)的性质。
A深灰色 B导电性 C有滑腻感
(2)为了弥补天然金刚石的不足,中国科学家在 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苏打(Na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此反应的过程中部分碳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的变化为②_________。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因此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的危害是①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②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条)

(1)轻轨和它上方电线相连的电刷是利用该物质___(填序号)的性质。
A深灰色 B导电性 C有滑腻感
(2)为了弥补天然金刚石的不足,中国科学家在 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苏打(Na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此反应的过程中部分碳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的变化为②_________。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因此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的危害是①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②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条)
3.推断题- (共1题)
5.
A、B、C、D、E是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为单质,B、C、E为氧化物,且E常温下为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D___ ,E____.
(2)C→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D___ ,E____.
(2)C→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在学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做实验探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1)酒精灯的火焰周围加了金属网,金属网的作用是_____;
(2)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待充分反应后,试管冷却他们将试管中的固体取出,发现固体中仍存在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讨论所得固体物质可能是什么。进行了猜测:
猜想甲:Cu 猜想乙:C CuO Cu
猜想丙:CuO Cu 猜想丁:①_____
经过思考,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②_________一定是错误的。为了探究其他猜想的正确性,该小组同学取倒出的剩余固体样品,和足量的氢气进行了反应,观察到③_______的现象,从而证明了猜想丙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在探究所得固体成分时,同学们经过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可以得出通过④________可以排除一些猜想,对⑤______的物质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其存在。

(1)酒精灯的火焰周围加了金属网,金属网的作用是_____;
(2)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待充分反应后,试管冷却他们将试管中的固体取出,发现固体中仍存在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讨论所得固体物质可能是什么。进行了猜测:
猜想甲:Cu 猜想乙:C CuO Cu
猜想丙:CuO Cu 猜想丁:①_____
经过思考,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②_________一定是错误的。为了探究其他猜想的正确性,该小组同学取倒出的剩余固体样品,和足量的氢气进行了反应,观察到③_______的现象,从而证明了猜想丙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在探究所得固体成分时,同学们经过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可以得出通过④________可以排除一些猜想,对⑤______的物质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其存在。
5.单选题- (共15题)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
B.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
D.电解水:两电极上均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
8.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
C.焦炭还原铁的氧化物:3C+2Fe2O3![]() |
D.工业制取生石灰:CaCO3![]() |
9.
在实验室中,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玻璃成分中的某种物质 X 发生化学反应,使玻璃塞和试剂瓶口粘连在一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NaOH = Na2SiO3 + H2O,则 X 的化学式的是( )
A.SiO2 | B.SiH4 | C.Si | D.H2SiO3 |
10.
食醋中含有对健康是有益的醋酸。下列关于醋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是由酸分子构成 |
B.醋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1:2 |
C.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11.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木炭、石墨都具有可燃性 | 都属于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
B |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C |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 分子间隔变大 |
A.A | B.B | C.C | D.D |
12.
下列有关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乙醇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B.地球表面约 71%被海水覆盖着 |
C.空气是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 D.碳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
13.
过氧化氢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 l00g 含氢元素 l0.7%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则放置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 )
A.89.3g | B.3.7g | C.5g | D.10.7g |
15.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B.香烟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 |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
D.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就不会出现淡水危机 |
16.
区分下列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软水与硬水 | 加肥皂水观察 | 观察颜色 |
B | 氧化铜与木炭 | 观察颜色 | 点燃 |
C | 呼出气体与空气 |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
D | 金刚石与石墨 | 观察颜色 | 比较硬度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1题)
22.
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分类、总结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下图展示的生活中的几种物质的用途的图示。

I.请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图示进行分类,分类标准:_________,所含序号_________。
II.空气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 29。相同条件下,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小于 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上述内容,那么,相同条件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填“大”或者“小”),氢气除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根据以上规律氢气还可以用向_____________(“上”或“下”)排空气法收集。

I.请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图示进行分类,分类标准:_________,所含序号_________。
II.空气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 29。相同条件下,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小于 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上述内容,那么,相同条件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填“大”或者“小”),氢气除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根据以上规律氢气还可以用向_____________(“上”或“下”)排空气法收集。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