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地区贡觉县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55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推断题(共2题)

1.
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________、K________。
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3.
化学与健康——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来研究。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的组成与性能
用于食品添加剂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
主要化学性质在体内变化及
类别或作用
法律规定
碳酸氢钠
NaHCO3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加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膨松剂
可用
铁(还原性铁粉)
Fe
比较活浚的金属能与胃酸反应
抗氧化剂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食盐
NaCl
易溶、中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调味剂
可用
甲醛
CH2O
 
防腐
国家严禁使用
亚硝酸钠
NaNO2
易溶、水溶液显碱性,跟硝酸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
发色剂防腐剂
严格依据国家标准使用
 
(1)国家严格禁止甲醛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是_____。
(2)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

3.计算题(共1题)

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 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 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16题)

5.
下列关于置换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置换反应不会生成化合物
D.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6.
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利用铝的还原性,在高温下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铁均是原子构成的物质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氧气助燃—金属切割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D.CO具有还原性—用于铁的冶炼
8.
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产生氢气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9.
下列说法正确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就是生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大于黄铜(铜锌合金)
10.
生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往往会出现少量不溶物,该不溶物是()
A.Fe
B.C
C.FeCl2
D.FeCl3
11.
下列关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B.实验开始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加热
C.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
D.实验过程要注意尾气处理
12.
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CuSO4溶液
13.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⑤⑥B.③⑤⑥C.② ④⑤D.①②③④
14.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16.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17.
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NO3 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18.
肥皂水呈弱碱性,则肥皂水的pH可能是(  )
A. 9.5 B. 7.0 C. 5.6 D. 1.2
19.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20.
化学论坛曾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引领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B.化学使人类告别了只依靠天然材料、天然药物、天然肥料的时代
C.粮食、能源、环境三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
D.化学品在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应抑制化学发展

5.选择题(共2题)

21.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

22.3:7的前项加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加3 。

6.填空题(共2题)

23.
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水的①、②号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发现:①号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②号试管内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①号试管内是___(填“溶液”或“乳浊液”,下同);②号试管内是_____。
24.
在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饱和食盐水倒出,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再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水的质量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倒出的食盐水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7.实验题(共1题)

25.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