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某工业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Fe(NO3)2。现要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FeSO4·7H2O,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1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2)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种
(3)该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过量X是铁 b 操作2、操作3玻璃棒作用相同

(1)操作1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2)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种
(3)该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过量X是铁 b 操作2、操作3玻璃棒作用相同
2.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A为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可作化肥,X是常见金属,B、C、Y、Z为气体,且B有刺激性气味,F为黄色溶液。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转化③,为防止③的发生,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常利用反应④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提醒我们,在农业生产中保存此化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转化③,为防止③的发生,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常利用反应④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提醒我们,在农业生产中保存此化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 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
5.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 |
B.用熟石灰浆处理二氧化硫:Ca(OH)2 +SO2 ===CaSO3+H2O |
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Cu+2AgCl === 2Ag+CuCl2 |
D.用赤铁矿炼铁:Fe3O4 + 4CO![]() |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 |
C.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
D.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 |
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 ![]() |
B.H2O2![]() ![]() |
C.CuSO4![]() ![]() |
D.Fe![]() ![]() |
8.
如图是目前研究热点——人工光合作用的构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B.①中吸收的CO2与②中释放的CO2的量一定相等 |
C.此构想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
D.合成CH3OH的化学方程式:2CO2 + 4H2O![]() |
11.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内容 |
A | 氧化物 | 水、双氧水、氢氧化钾 |
B | 复合肥料 | KNO3、NH4H2PO4、NH4NO3 |
C | 可燃性气体 | 氢气、一氧化碳、天然气 |
D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淀粉、蛋白质、油脂 |
A.A | B.B | C.C | D.D |
12.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
B.熟石灰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
D.铵态氮肥能增大土壤酸性,应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
1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KCl、稀HNO3、CuSO4 | B.稀HCl、NaNO3、K2CO3、Ca(NO3)2 |
C.K2SO4、Ba(NO3)2、Na2CO3、NaCl | D.BaCl2、MgSO4、稀HNO3、NaOH |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BaCl2溶液混有 Ba(NO3)2杂质 | 除杂 | 先加入适量Na2SO4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
B | Na2CO3(NaOH)溶液 | 检验 |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C | CO、CH4气体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D | CaO、CaCO3固体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
A.A | B.B | C.C | D.D |
3.多选题- (共2题)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
B.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
C.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6.
向一定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MgCl2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和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
B.向b点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液,溶液显红色 |
C.向c点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的反应均为中和反应 |
D.原溶液中NaOH和Na2CO3的质量比为40︰53 |
4.填空题- (共4题)
17.
常温下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

(1)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2)若反应开始时把该锥形瓶浸入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中出现白色固体的变化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2)若反应开始时把该锥形瓶浸入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中出现白色固体的变化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
将一定量的Na2O2固体投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Na2O2与CuSO4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观察到蓝色沉淀中含有少量黑色的氧化铜,则上述反应是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Na2O2与CuSO4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观察到蓝色沉淀中含有少量黑色的氧化铜,则上述反应是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9.
有一包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Cl2、NaCl、Na2SO4 中的几种,取少量A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B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白色固体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为____、____.
(3)向无色溶液C中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A的成分,将通入CO2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得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的结论______(填“是”或“否”)正确.

(1)白色沉淀B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白色固体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为____、____.
(3)向无色溶液C中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A的成分,将通入CO2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得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的结论______(填“是”或“否”)正确.
20.
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HCl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出现灰白色固体。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对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灰白色固体可能是:①剩余的Mg; ②MgCl2晶体; ③Mg和MgCl2晶体。
(实验)
(1)取灰白色固体样品,加入稀HCl,无气泡产生,则猜测__________(选填序号)不成立。
(2)称取等质量的灰白色固体和MgCl2晶体分别放入同温、等量水中,灰白色固体不溶解而MgCl2晶体全部_________________,则猜测②不成立。
查阅资料:Mg与MgCl2饱和溶液反应可生成灰白色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3)取一定量的灰白色固体,溶于稀硝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0gMg(OH)2沉淀;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1.435g沉淀。
证明已与AgNO3溶液完全反应的方法是:静置,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无现象。
(结论)x∶z=____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一)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对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灰白色固体可能是:①剩余的Mg; ②MgCl2晶体; ③Mg和MgCl2晶体。
(实验)
(1)取灰白色固体样品,加入稀HCl,无气泡产生,则猜测__________(选填序号)不成立。
(2)称取等质量的灰白色固体和MgCl2晶体分别放入同温、等量水中,灰白色固体不溶解而MgCl2晶体全部_________________,则猜测②不成立。
查阅资料:Mg与MgCl2饱和溶液反应可生成灰白色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3)取一定量的灰白色固体,溶于稀硝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0gMg(OH)2沉淀;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1.435g沉淀。
证明已与AgNO3溶液完全反应的方法是:静置,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无现象。
(结论)x∶z=____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21.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