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3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推断题(共1题)

1.
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C___、E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单选题(共30题)

2.
下列各种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水沸腾
B.钢铁生锈;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混合物后出现沉淀
C.蜡烛燃烧;干冰升华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
C.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
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6.
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 LiMnO2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
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气体可能是(  )
A.NH3B.SO2C.NO2D.N2
8.
下列现象不宜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
B.水汽化变成质量相同的水蒸气
C.高锰酸钾受热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小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固体质量减小
9.
用“”表示一个氢原子,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微观示意图的是
A.AB.BC.CD.D
10.
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①物质的状态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分子数目⑦物质种类⑧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
11.
以下各组物质,前者是由分子构成,后者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铁粉B.氦气、水银
C.水、氧气D.水、氦气
1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①洁净的空气 ②冰水混合体  ③二氧化碳  ④铁粉  ⑤液氧  ⑥高锰酸钾
A.化合物:②③⑥B.氧化物:②③⑤
C.混合物:①②⑥D.单质:①④⑤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8,因此结构为的微粒就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4.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14B.289C.175D.403
15.
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
16.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①2Ca2+﹣﹣2个钙离子 ②O2﹣﹣2个氧原子 ③2H2O﹣﹣2个水分子
④2H﹣﹣2个氢元素 ⑤﹣﹣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 ①④⑤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
17.
下列关于H2O和H2O2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者是同种物质
B. 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都含有氢分子
18.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时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实验结束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D. 装置二设计优于装置一,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19.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20.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
B.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固定试管时,铁夹夹在离试管底部1/3处
21.
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如图.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同时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D.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22.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O2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利用排空法收集CO2
23.
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
24.
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或所加试剂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和白醋(闻气味)B.N2和O2(燃着的木条)
C.水和食盐水(看颜色)D.CO2和H2(澄清石灰水)
25.
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植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含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
26.
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O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和丙途径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
B.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O2,还需要加入催化剂
C.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O2的最佳方案
D.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大量O2,主要是利用了N2和O2的密度不同
27.
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 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 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28.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氧气时,如图表示,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  )
A.生成氧气的质量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29.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30.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
31.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是稀盐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
A.猜想假设B.上网查资料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

3.选择题(共3题)

32.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33.

已知一个圆的参数方程为{#mathml#}x=3cosθy=3sinθ{#/mathml#}  ( {#mathml#}θ{#/mathml#} 为参数),那么圆的摆线方程中与参数{#mathml#}φ=π2{#/mathml#}  对应的点A与点{#mathml#}B32π,2{#/mathml#}  之间的距离为{#blank#}1{#/blank#}

34.

已知一个圆的参数方程为{#mathml#}x=3cosθy=3sinθ{#/mathml#}  ( {#mathml#}θ{#/mathml#} 为参数),那么圆的摆线方程中与参数{#mathml#}φ=π2{#/mathml#}  对应的点A与点{#mathml#}B32π,2{#/mathml#}  之间的距离为{#blank#}1{#/blank#}

4.实验题(共2题)

35.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以下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小刘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小李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
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
④请从原子的观点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原因: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和___(填化学式).
3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填字母符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氧气具有助燃性,写出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B装置的优点是___,利用图F装置收集___气体时,气体从a口通入。
(4)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填“甲”、“乙”或“丙”) 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