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_____。
(2)酒精灯不用时需盖上灯帽。是因为_____。
(3)用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是因为_____。
(4)二氧化碳易被压缩,干冰不易被压缩是因为_____
(1)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_____。
(2)酒精灯不用时需盖上灯帽。是因为_____。
(3)用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是因为_____。
(4)二氧化碳易被压缩,干冰不易被压缩是因为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1)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补全实验Ⅱ的实验现象:_____.
(3)实验Ⅲ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反思评价)
(4)实验Ⅲ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2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2所示实验相比,实验Ⅲ的优点是_____.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 | ![]() |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 _____ |
Ⅱ | ![]() | 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_____ | 焰心处有可燃性物 |
Ⅲ | ![]() | _____ |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
(1)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补全实验Ⅱ的实验现象:_____.
(3)实验Ⅲ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反思评价)
(4)实验Ⅲ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2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2所示实验相比,实验Ⅲ的优点是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列对各种材料的利用过程中,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棉、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 |
B.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火箭的外壳 |
C.用氯气、漂白粉等为自来水消毒 |
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有色杂质 |
5.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 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 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 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A. 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 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 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 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6.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
7.
我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治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
4.选择题- (共1题)
5.多选题- (共1题)
1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5.6g氧化铜粉末 |
B.用 10mL水和 10mL酒精配成 20mL酒精溶液 |
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中的不溶性杂质 |
D.用 10mL量筒最取 8.2mL水 |
6.填空题- (共5题)
15.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一、能量转化
①举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_____;
②镁条燃烧时,_____ 能转化为_____ 能和_____能;这个反应中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③光合作用中是_____能转化为_____ 能。
二、物质的变化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便可熔化,这是_____ 变化,继续加温,温度较高时,便会燃烧,这是_____变化,人们利用蜡烛燃烧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_____
三、物质的构成
(1)水是由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
(2)①甲烷是由_____构成的;

②甲烷分子是由_____原子和_____原子构成的;
③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_个_____原子和_____个_____原子;
④甲烷是由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组成的。
一、能量转化
①举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_____;
②镁条燃烧时,_____ 能转化为_____ 能和_____能;这个反应中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③光合作用中是_____能转化为_____ 能。
二、物质的变化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便可熔化,这是_____ 变化,继续加温,温度较高时,便会燃烧,这是_____变化,人们利用蜡烛燃烧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_____
三、物质的构成
(1)水是由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
(2)①甲烷是由_____构成的;

②甲烷分子是由_____原子和_____原子构成的;
③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_个_____原子和_____个_____原子;
④甲烷是由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组成的。
17.
把下列物质分类写在后面的横线上(填编号):
①空气②五氧化二磷③冰水共存物④氮气⑤二氧化碳⑥铁水⑦汽水⑧液氧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
(3)请你各另写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_____,纯净物:_____.
①空气②五氧化二磷③冰水共存物④氮气⑤二氧化碳⑥铁水⑦汽水⑧液氧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
(3)请你各另写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_____,纯净物:_____.
18.
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填ABCD)
A 二氧化碳 B 镁 C 水 D 氧气
(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_____。
②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
③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填ABCD)
A 二氧化碳 B 镁 C 水 D 氧气
(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_____。
②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
③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
19.
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7.实验题- (共2题)
20.
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B两个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和吸附.

21.
下列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

(一)原理分析:
(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_____。
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过滤
(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二)操作过程: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_____、_____、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三)迁移应用
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选项序号)
A 杀死水中的细菌 B 减少水中的氧气 C 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 分解有毒物质
(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

(一)原理分析:
(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_____。
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过滤
(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二)操作过程: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_____、_____、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三)迁移应用
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选项序号)
A 杀死水中的细菌 B 减少水中的氧气 C 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 分解有毒物质
(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