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3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观察了老师做的“黑面包”实验: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一烧
杯中,再加入浓硫酸(H2SO4),观察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并闻
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展开了如下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充分进行):
(查阅资料)①CO2与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溶液褪
色;③无水硫酸铜固体吸水后会由白色变成蓝色;④H2和CO均具有可燃性。
(提出猜想)可能生成H2、N2、CO2、CO、SO2气体及H2O。
(实验步骤)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1)按图11安装好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2)检查气密性;(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2SO4放入
烧瓶中;(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猜想中不可能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气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___________生成;E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
象),说明有CO2生成,产生该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F的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木条,发现尾气不能燃烧,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没有___________。
(实验反思)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下图是以海水为原料的部分工业流程。

(1)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产品质量与原料质量之比)等。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过滤;b. 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c.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蒸发时留下的水分过多导致得到的精盐不干燥
(2)流程中,操作I为________(填操作名称);由氯化镁制得镁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流程最终获得的主要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4·nH2O) 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若CH4·nH2O(表示每个CH4带n个H2O)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n=__________。

3.单选题(共8题)

3.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质量
B.固体中MnO2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4.
逻辑推理题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石蜡、煤油、硫等物质燃烧均有火焰,故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
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5.
小林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②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③用玻璃棒搅拌的操作:过滤、蒸发;④包含缓慢氧化的有:
新陈代谢、金属锈蚀、有机肥的腐熟。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均不含金属元素且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丙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则甲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若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甲、乙的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C. 在上述A、B两种情况中,甲→丙的反应均可能是化合反应
D. 在上述A、B两种情况中,乙都可能是水
7.
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构成:碳原子B.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石墨
C.性质:可燃性D.用途:用作超轻绝缘材料
8.
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物质中与石墨烯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
A.金刚石B.干冰C.碳酸钙D.一氧化碳
9.
在“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冷玻璃上更容易结下水雾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B.
C.D.

4.填空题(共1题)

11.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常用_________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如果是硬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小张同学设计的简易电解水装置。

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时,A电极产生气体是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由__组成。
(3)“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下列有关水的气化和水的电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了 b.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c.电解水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电解水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5.实验题(共1题)

12.
现有图7所示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④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
(2)小李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你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图7仪器中的
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小李发现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4)小张在实验室准备制取CO2,他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收集
CO2,可用________________法,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张将制取到的潮湿的CO2,气体通过图8所示装置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中,甲瓶盛放
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小花不变色
CO2能与水反应
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
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