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2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在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3)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实验现象是_,化学方程式为__.

2.流程题(共2题)

2.
海水“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下列分别是“粗盐提纯”和“苦卤提镁”流程图:(提示)图中粗盐已除去泥沙,只含有SO42-、Ca2+、Mg2+等可溶性的杂质离子.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粗盐提纯精盐过程中,BaCI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添加顺序能否颠(填“能”或“否”):___.理由是___.
(2)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苦卤提镁”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
2016年5月17日,中国海警派出了4艘海警舰船在钓鱼岛海域内巡航,宣示了我国对钓鱼岛不容置疑的主权.海洋争端主要原因在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___(填字母符号).
A 吸附法 B 蒸馏法 C 过滤法 D 电解法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Ⅱ、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而仍广泛沿用的方法.海水晒盐的流程如图:

(1)图中①是___池.
(2)①中的溶液与贮水池中的溶液相比氯化钠的质量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下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母液中___(填“能”或“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3.计算题(共1题)

4.
用“侯氏制碱法”值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有氯化钠杂质).称量某纯碱样品12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与160g氯化钙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g.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4.单选题(共8题)

5.
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a2+、Cl、CO32、Na+B.K+、SO42、Cu2+、NO3
C.SO42、Cl、Na+、H+D.Cl、K+、SO42、Na+
6.
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7.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
8.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B.蒸发
C.蒸馏D.结晶
9.
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为无色
D.A点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10.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氧化铁反应
C.与氯化铜溶液反应D.与盐酸反应
11.
下列图示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离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的溶液显酸性但不属于酸类物质的是(  )
A.
B.
C.
D.
12.
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海水制备金属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5.选择题(共2题)

13.如图1,有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DF,∠ACB=∠F=90°,∠A=∠E=30°,点D在边AB上,且AD=BD=CD.△EDF绕着点D旋转,边DE,DF分别交边AC于点M,K.

14.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门镜的作用于一个:(    )


6.多选题(共1题)

15.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砝码有锈迹
C.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D.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7.填空题(共2题)

16.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
(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2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
(3)图3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___,产生的新微粒是___.
17.
某实验小组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下述步骤操作,请填空: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___g,水___mL.
(2)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右,此时应___(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的氢氧化钠 B 减少适量的氢氧化钠 C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3)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这样得到200g 10%的所需溶液.
(4)若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__g,或蒸发掉水___g.
(5)氢氧化钠溶液的pH>7,要减小其pH值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请列举三项: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