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1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7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1)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_____。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NaOH;假设Ⅱ:含NaOH和Na2CO3;假设Ⅲ:只含Na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_____不正确
②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
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_____
假设Ⅲ正确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
 
(问题讨论):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如将②中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实验能否成功?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2)小红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已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
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②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
2.
化学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改善环境)温室效应和酸雨会威胁珊瑚礁生存。我国开展了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
(1)我们把pH___(填“>”、“<”或“=”)5.6的降雨称为酸雨。
(2)为改善生存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建议使用清洁能源。写出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______。
(探测资源)近期,我国向月球背面成功发射一颗中继通信卫星,助力探测月球资源。
(1)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字每序号)。

(2)月球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研发材料)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
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
(2)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镁溶液呈中性。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2Mg+SiO2Si+2MgO,该反应属于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II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时液面应_____(填“高于”或“低于”) 滤纸边缘。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____ (填化学式)。
③简要叙述检验盐酸已过量的方法_______。
④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CO3溶液呈碱性
B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 和盐酸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A.AB.BC.CD.D
4.
我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认识了一些离子,那么下列离子能在含Cl-、H+、SO42-、Na+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B.Cu2+C.CO32-D.OH-
5.
只含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取该混合物16g充分煅烧后CaCO3CaO+CO2↑,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则生成
Ca(OH)2的质量为
A.3.7gB.7.4gC.14.8gD.22.2g
6.
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A.牛奶B.矿泉水C.食醋D.柠檬汁
7.
把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金属与盐不反应, “√”表示金属与盐能反应。
金属 溶液
Z的盐溶液
M的盐溶液
X


Y


 
上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M、X、YB.M、X、Z、YC.Z、X、M、YD.Z、Y、X、M
8.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B.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C.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D.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锈斑
9.
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 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10.
小麦大面积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应适当补充下列化肥中的
A.NH4NO3B.K2SO4C.KNO3D.Ca(H2PO4)2
11.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B.烧碱溶液、石灰水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石墨变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1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环保主题相符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工业燃煤使用前进行脱硫处理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13.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①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②铝、铜有良好导电性——制成导线
③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C.日常生活经验
D.化学实验数据
①医疗上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②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③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①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5.6g铁粉
③广范pH试纸测定某浓度盐酸pH为3
 
A.A   B.B   C.C   D.D
14.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冲出B.污染试剂
C.读数偏大D.酒精溅出
15.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C.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把Cu丝分别插入FeSO4和AgNO3溶液中可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填空题(共1题)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⑴能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⑵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名称是_____。
⑶小明同学上网查阅了有关荔枝中营养成分的信息,发现荔枝中富含铁、硒等元素,“铁、硒”是人体必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⑷人体若缺少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则甲状腺肿大。
⑸营养丰富的早餐,如牛奶、鸡蛋中重要的营养素是_____。
⑹玻璃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⑺侯德榜被称为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这里所说的“碱”是_____。(填化学式)
⑻轻轻打开汽水瓶后产生大量气泡,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4.实验题(共1题)

17.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如图G,要调节夹持试管的铁夹的松紧,应调节旋钮_____(填“K1”“K2”或“K3”).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与B相比,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_____,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