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0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7

1.简答题(共4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用下列四种元素(O、H、Ca、Cl)写化学式:酸_______;碱________。
②胃舒平Al(OH)3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测定时,用_______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________________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______________来改良土壤。

2.计算题(共1题)

5.
50g溶质质量分数16%的NaOH溶液和50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试求: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单选题(共10题)

6.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  Na2O  C  CO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D.HCl  NaOH  O2  P2O5
7.
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
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某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所以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水溶液
D.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可以服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治疗
9.
若要想制得相同质量的氢气,计算所需要镁和铁的质量比为
A.1:1B.56:24C.1:2D.24:56
10.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CO与 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11.
某溶液的pH值=10,若将该溶液的pH值降到约等于4,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适量的
A.蒸馏水B.pH值=1的溶液C.pH值=14的溶液D.食盐水
12.
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
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
13.
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4.
1.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成红色B.变成无色C.变成蓝色D.不变色
15.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4.选择题(共1题)

16.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8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附近,则口袋中白球可能有{#blank#}1{#/blank#} 个.

5.填空题(共1题)

17.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为______。
(2)实验室用上述装置制取CO2,如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应选择(填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8.
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可加入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物质存在。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
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_________。
(讨论)你认为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预想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
无色溶液变红
小光的猜想正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