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92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31

1.计算题(共1题)

1.
将一定量的CO2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随时间的进行生成的沉淀质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t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参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运用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的功能。
(2)在客厅能闻到厨房烧菜的香味是因为_____。
(3)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
(4)用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在铁桶配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科学探究题(共3题)

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在图1所示实验中,a处放有少量白磷,b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_____,可说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有: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若要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只需在图1所示实验中的c处放置_____即可。
②为了避免图1所示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污染,并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及如下的实验操作:
A.通入N2B.通入O2C.点燃酒精灯,则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每步都只选用一次)
③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_。
4.
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常选用的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在固定试管时,若发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调整铁夹_____部位(填A或B或C)。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端导入。
(2)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时,用装置③代替装置②的优点是_____。
(3)观察装置③的反应,判断气体制取处于_____(填“进行”或“停止”)中。
5.
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组同学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稀硫酸的浓度(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
(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氢气的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填字母编号)。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C.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发生装置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填“是”或“否”)。
(5)下表是小组同学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4分钟
第3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9.6mL
11.9mL
7.6mL
6.0mL
 
解释第二分钟以后变化的原因_____。

4.单选题(共9题)

6.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方程式为(  )
A.C2H4B.CH3OHC.C2H6D.C2H5OH
7.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2O3+6HCl═2FeCl3+3H2O
B.CaO+H2O═Ca(OH)2
C.Cu+2AgNO3═2Ag+Cu(NO32
D.SO2+2NaOH═Na2SO3+H2O
8.
甲、乙、丙、丁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乙能供给呼吸
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一个丁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的
9.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AB.BC.CD.D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发射火箭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别软水和硬水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11.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对于该图象的理解,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B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铁一定有剩余锌可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
④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④⑤
12.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B.氧化铁C.不锈钢D.生铁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液体B.氧气的验满
C.液体取用D.过滤

5.填空题(共2题)

15.
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1)2个氧原子_____;(2)3个水分子_____;(3)2个钠离子_____。
16.
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性。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和氯气(Cl2)反应制取ClO2,同时还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7.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1)甲组研究了反应:2H2+O22H2O,他们从该反应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②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_____。
(2)乙、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中试剂混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表示为m(前)、m(后)。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乙组实验中,m(前)>m(后),原因是_____,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的方法是_____;
②丙组实验中,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
18.
淮安市区至淮安区的轻轨正在紧张建设中,建设轻轨用到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图是高炉炼铁和炼铁原理的相关实验。

(1)如图1,列车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因是_____。
(2)图2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高炉炼铁需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产生热量维持炉温和_____。
(3)某同学用图3装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给氧化铁加热前要先向装置中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玻璃管A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