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8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

1.简答题(共1题)

1.
用两种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提示:铜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
方法一: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方法二: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2.
将盛有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向右盘加入金属锌,左盘加入与锌等质量的金属镁,充分反应后,两边的酸都有剩余,则此时天平的指针指向为分度盘的(  )
A.左边B.右边C.正中D.无法确定
3.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B.铝C.钢D.生铁
4.
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稀盐酸、Fe、Cu、Al
D.FeSO4溶液、Al、Cu
5.
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6.
某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沸点B.导电性
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
7.
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
D.各种日常洗涤剂、化妆品的配制
8.
欲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  )
A.800 gB.80 gC.8 gD.0.8 g
9.
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选种.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设温度保持不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食盐水在空气中变质而不能继续使用
C.溶液依然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水分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10.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11.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NaCl
35.7g
35.8g
36.0g
36.3g
Na2CO3•10H2O
7g
12.5g
21.5g
38.8g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说法:①碳酸钠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20℃﹣﹣30℃之间  ④从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2.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时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13.
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加盐酸B.测密度
C.加硝酸银溶液D.看颜色

3.选择题(共2题)

1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

书面表达:暑假即将来临。你班同学讨论了假期计划,提出了不同看法。请根据提示写一篇有关讨论的英语短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优点

缺点

呆在家中

花费少,舒适方便

不能亲身了解外界

外出旅游

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花费多,旅途不便

注意:1)短文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词数80~120(不含已写好部分)。

2)短文必须包括表中所列要点,可根据内容分段表达。

3)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4)参考词汇:眼界——horizon(或view)

    The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Our class ha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at to do during the holiday.

    ……

4.填空题(共7题)

16.
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据此填空:
(1)因为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_____性;
(2)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3)因为石墨具有_____性,所以能做电极、电刷;
(4)因为金属钨的_____高,所以用作电灯泡的灯丝。
17.
工厂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是因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
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_____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_____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_____。
20.
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25
50
95
溶解度g
0.17
0.95
6.8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_____。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
(3)将所得滤液_____,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21.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
22.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1)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下列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
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2)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任写两种)

5.实验题(共2题)

23.
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

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24.
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mL 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_____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