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五月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8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

1.简答题(共2题)

1.
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给嘉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

(1)浓氨水中存在大量的氨分子,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节目可以观察到棉花团由_____色变_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一株美丽的“铁树”,请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____。
2.
下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发现Na2SO4在46℃时溶解度最大,请回答:

(1)2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_____g;60℃时溶解度:Na2Cr2O7_____Na2SO4(填“<”、“=”、“>”)。
(2)为了从60℃饱和的Na2SO4溶液(混有少量的Na2Cr2O7)中得到比较纯净的Na2SO4,应采用的最佳方法为_____,其中过滤得到固体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对销售的KCl钾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其中KCl的含量不低于83.4%。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1.6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5%AgNO3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AgN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1)68.0gAgNO3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3)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uCO3在水溶液中不能单独存在,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不可能为CuCO3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_____(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易吸水变蓝;
②Cu(OH)2CuO+H2O;CuCO3与CaCO3类似,受热易分解
③铜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主要价态有+1、+2
(三)设计与实验:
Ⅰ.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蓝色固体的成分。

该小组同学将装置按_____(填字母)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B中的现象为_____,C中的现象为_____。从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
Ⅱ.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
(2)若将12.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1.2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推断题(共1题)

5.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某小组进行的实验如下:
Ⅰ.B与C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
Ⅱ.向D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的导电情况如图2所示

(1)B的化学式是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将实验Ⅰ、Ⅱ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用pH试纸测得pH为3,某同学再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发现溶液中浅绿色消失,此时废液缸中的溶质为_____,得到的固体有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单选题(共7题)

6.
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C.反应后分子总数不变D.上图中有两种氧化物
7.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m2=3:8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8.
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CO、CO2、H2)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3H2 +Fe2O32Fe+3H2O.实验中供选用试剂:①NaOH 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试剂②
B.实验时,应先打开活塞 K,再用管式炉加热
C.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D.测得装置甲、装置丁反点前后的质量差即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9.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
C.硬水和软水可用明矾鉴别D.活性炭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B.用热碱水清洗炊具上的油污
C.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D.农业生产中可将氮肥硫酸铵与钾肥碳酸钾混合使用
11.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物质中的“三”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三种黑色氧化物——CuO、MnO2、Fe3O4
C.化学物质与俗名
D.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火碱
碳酸氢钠——纯碱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灯火试验”
 
A.A   B.B   C.C   D.D
12.
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米同学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对融雪剂的成分分装3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加水溶解
得无色澄清溶液

加入Na2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CuSO4,可能含有NaCl
B.融雪剂中一定含有CaCl2,可能含有NaCl
C.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CaCl2,一定不含有 Na2CO3
D.步骤Ⅱ中得到的溶质可能有两种或三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