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shāo)   祭祀   附风雅(yōng)   郑重其是
B.摧(cán)    旁骛   自惭形(suì)    轻而易举
C.褴(lǚ) 疏懒   食壶浆(dān)    不二法门
D.冕(guàn)   桑梓   揉造作(jiǎo)   顿开茅塞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善于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B.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我们要坚决杜绝前赴后继闯红灯的行为。
C.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通过参加本学期的课外大阅读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生产了浓厚的兴趣。
C.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D.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采取灵活有效的电商模式铺就农民致富“快车道”。
4.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逼、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②金庸小说体现的现代精神,也是它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
③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④《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⑤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
⑥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
A.⑥①②⑤④③B.⑥①②⑤③④C.②⑤③⑥①④D.②⑤④③⑥①
5.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语气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A.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还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B.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C.你疯了!你知道不是他还这样胡说八道?
D.你疯了,你知道不是他,还这样胡说八道。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释:①此词为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②少日:少年之时。③钟:酒杯。④茶瓯(ōu):一种茶具。⑤香篆(zhuàn):篆字形的盘香。⑥帘栊(lóng):挂有帘子的窗户。⑦元自:原来、本来。

【小题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回忆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其乐无穷。
B.“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表明词人被罢官闲居之后除烧一盘香,喝几杯茶之外对什么都不关心了。
C.“花开元自要春风”一句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含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
D.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这时的诗人正值悲伤之际,闲居带湖的生活以及被罢官后的落寞心情让他更加觉得悲凉。
【小题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
B.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阕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
C.最后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试问春归谁得见”问的突然,答得也巧妙,耐人寻味。
D.把春天拟人化是诗词中的常见手法,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一种指春去。本词属于前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醒心亭记
宋代·曾巩
滁洲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节选)
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几:将近,接近。③即:到达。④滋:生。⑤嘉:美。⑥酒然:不拘束的样子。⑦即:猜想。⑧所以然:可以造成这种醒心的效果。⑨其实:这个地方真实的情景。⑩吾君:这里指宋仁宗。⑪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无为:清静丽无所事事。⑫且良:泛指有才能。
【小题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公作州/之二年B.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
C.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D.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或(________)   (2)皆(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划线的句子。
(1)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2)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小题4】细读选文,说说欧阳修以“醒心”为亭命名的缘由。
【小题5】文中曾巩说:“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联系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试着分析一下欧阳修在此期间所寄之“意”。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两封信

①高考结束了。虽然告别了那一摞摞的试卷和挑灯攻读的夜晚,我的心情却无法轻松起来。当邮递员的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东奔西跑,辛苦地养家。虽然他从不像别的家长那样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但我知道他也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的。如果这次考得不好,该怎么向他交代?

②此后的几天,我整天待在家里没事做,想出去找些活儿干。但对父亲,我只是说想锻炼一下。他听了我的想法后,沉默了一会儿,说:“毕业了,你就好好玩玩吧。爸还行,挣的钱足够你上学的,什么都别想了。”其实,家里的情况我非常清楚,全指着父亲的那点工资,每个月都捉襟见肘的。可是,我没听他的,找到了一家能接受自己的建筑工地。老板见我很诚恳,就让我做些杂活儿。每一天,我都会在父亲走后出门,然后在他下班前回家。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人把我在工地干活儿的事告诉了父亲。

③一天下午,父亲在送邮件时特意绕道工地,远远地发现了我。我准备要藏,可已经来不及了。此时的父亲像个失落的孩子一样,手扶着车把,呆呆地杵在那儿。我装作没发现他,低着头,汗流浃背地继续干活儿。

④晚上,我从工地回到家里。父亲见我全身上下脏兮兮的,眼眶顿时湿了。眼眶中闪烁着晶莹而灿烂的笑。他盛了满满一碗我喜欢吃的水饺端在我桌前并吩咐我赶紧吃。

⑤高考成绩放榜那天,我早早地起床,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熟悉的大道直奔学校。内心沉重极了,紧张的心犹如匆匆转动的车轮一样忐忑不安。到了教室见同学们的心情都迥然不同,部分悲伤痛苦;部分却高兴欢喜。老师抱着成绩单走到我面前,开口说:“这次高考你的成绩在全校看来,你还是非常不错的,比你预想的大学分数线还要高40多分。”我一听,看着成绩单心中幸福极了。

⑥中午我健步跨进家门,父亲正静静的做在沙发上一口一口地吸着烟。他见了我,赶紧掐灭了烟,站起来就问道我的成绩。我把老师认为很理想的成绩告诉他,父亲听了欣喜若狂,伸出粗裂的双手竟又一次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紧紧抱着,边说:“好,好,好,爹就知道你是最棒的,没让父母失望啊。”说完,父亲就吩咐母亲做上几道好菜,他从屋子里拿出一瓶白酒,我知道那是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珍藏过多年的好酒。父亲打开那瓶白酒,小心翼翼地倒上了满满的两杯,关切地说:“来,今天咱爷俩好好喝几杯!”我接过父亲递来的酒杯,一饮而尽。“来,来,再来。”说完父亲又给我倒了满满一杯,接着我们又是一饮而尽。

⑦那天只记得父亲是喝了很多,当感觉自己的头脑有点眩晕的时候,我便对他说:“爸,咱不喝了吧,别醉了!”

⑧父亲听了,红着脖子笑了笑点点头,说:“好,你别喝了,爹再来几杯,爹今天高兴。”

⑨听了这话,我的鼻子微微酸起来。妈在一旁安慰着:“你爹都这把年纪了,就随着他吧,让他今儿好好喝几杯。”

⑩又过了几天,父亲从邮局回来,手中拿着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一面进屋,一面兴高采烈的样子:“恭喜,恭喜,你家的儿子金榜题名了!”

⑪父亲呵呵一笑,指着通知书开始说起来:“看,这不是高兴的。从邮局到家里哪里没有人你瞅瞅他瞧瞧的,就是夸咱儿子光荣!”

⑫此后我知道我的这份通知书,就被父亲好好的保存在了自己卧室的抽屉里,只有来人的时候,他才赶紧拿出来让大伙都看一看。我也知道父亲每个夜晚都会在灯下办公之前打开抽屉看上一眼,这样他才会再接着办他的事情。

⑬那天,趁父亲上班还没回来。我就偷偷钻进他的房间里,拉开书柜最中间的一个抽屉,见里面整齐地放着一大沓书刊,我的通知书就被父亲放置在中间平坦的压着。拿出通知书,下面还压着两张叠着好好的纸条。我小心地打开,定眼一看,原来是父亲写给我但一直没给我看的两张最简单的信,父亲在里面说:亲爱的儿子:

爹知道你是最最棒的,你是老师的骄傲,也是父母乡亲的骄傲和自豪。你追求努力再奋斗过必将会收获到香甜的果实,祝福你以后在自己的前行道路上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蔚蓝的天空!

爱你的爸爸

⑭另一张上面写着:亲爱的儿子:

这次考得不好,你不必有一点悔恨、埋怨、责怪自己的过错。你追求努力再奋斗过但不可能一次就可以很成功,相信自己!咱好好复习,明年一定考出来一个好成绩。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永远支持你的父亲

⑮只是两张简短的纸条,但我却看了好久。一瞬间,我的眼泪夺眶而下,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父亲那无私的爱。懂得去飞翔,飞向父爱擎起的那一片蓝天!

【小题1】默读选文,高考结束后,父亲做了哪些事体现了他对我的默默关爱。
【小题2】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
【小题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我把老师认为很理想的成绩告诉他,父亲听了欣喜若狂,伸出粗裂的双手竟又一次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紧紧抱着,边说:“好,好,好,爹就知道你是最棒的,没让父母失望啊。”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题5】“父亲的两封信”在文中结尾部分写出来,你认为有哪些好处?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算账有学问
向先彪
①“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一句老话,道出了咱中国人爱算账。但如何算账、如何把账算好,却大有学问。
②“个人小账算不过来的时候,就算一算国防大账,一算心理就平衡了。”这是海岛民兵王继才的话。面对守岛不高的收入,面对有人出10万元在岛上“住”几天的诱惑,他心存定力、不为所动,就是因为心里装着国防大账,守岛卫国32年无怨无悔,最终“算”出了人生高境界,使自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③算账首先就要算大局账。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付出了极大牺牲,有人担心这种付出值不值、最终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取得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用算账的方法告诉大家:挺进大别山的部队虽然吃苦最多,但换取了整个战略主动,取得了全局上的胜利。他说:“有个别的人怀疑是否局面变坏了。其实只要好好地算算账,就会懂得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算大账,顾大局,既是智慧,是党性,也是担当。只有“跳高三级看问题”,立足全局抓工作,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照顾大局、服从大局中成就一番事业。
④算账要算长远账。种子专家钟扬和他的团队大胆创新,使原本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在上海临港地区的滩涂上试种成功。有人曾问他:“您栽种的红树林何时能像海南那里一样茂盛?”他回答说:“估计200年,也有可能50年实现。”“繁盛的红树林是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我不一定能看到,但可以造福200年后的人。”“功成不必在我”,事业的成功,不一定能在自己任期内或有生之年看到,但也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着眼长远谋事,脚踏实地干事,多创造含金量高、时效性长的政绩,给子孙后代多留一些沉甸甸的礼物。
⑤算账要算明晰账。陈云同志当年曾回家乡蹲点调查,发现他们把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收成却不理想。弄清原因后,他同当地干部精确地算了一笔账,最终得出了“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加蚕豆效益好”的结论。陈云同志沉下心来算细账、算明晰账,体现了他一贯注重摸清实际情况、注重集思广益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作风。搞调研,作决策,就要会算细账、明得失,重实绩、求实效,在“精确制导”中提高比较效益,防止做“无用功”“赚吆喝”的虚假繁荣。
⑥归根结底,要算好民心账。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把群众安危冷暖记挂在心,就能打好大局牌、谋好长远事、算好明晰账,“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局部之失成就全局之得,以眼前之失成就长远之得,以“小我”之失成就“大我”之得,在心上下功夫,在本源上下功夫,方能赢得民心和事业。
⑦“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究其原因就是我字当头,私字作祟,信奉精致的“利己主义”,专打个人小算盘。结果导致亲情压倒原则、欲望淹没党性、私利泯灭正气,最终把自己的名誉、良心乃至幸福都“算”了进去,有的还成为“阶下囚”,变成人生悲剧。
⑧人生如何算账、如何算好账,的确马虎不得、随意不得。当个人小账算不过来的时候,不妨算算人生的大账,算算党和人民事业的大账,种种的“吃亏”“补偿”心理都会烟消云散,让阳光照亮心田,让好心情成就好事业。
——选自《人民日报》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参照第②段的句式结构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小题3】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小题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5.名著阅读(共2题)

10.
下面的对联是那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及作者。
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浪里白条
书名:《______》   作者:______
11.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
父女两个告道:“若能彀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
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
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还你。”
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
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鲁达把这两银子丢还李忠。
鲁达为金老凑盘缠时,李忠摸出二两银子,鲁达不收,“丢还了李忠”。为什么用一个“丢”字?对人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6.作文(共1题)

12.
作文。

作为时下流行的一种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与此同时,各种不实信息也通过朋友圈肆意散播,甚至扰乱公众生活……

请你就此现象阐述你的见解和主张,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观点鲜明、言之有据、论证合理;③字迹工整,字迹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任命、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