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质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ABCD四个实验中,能用来准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 ⑤物质总质量 ⑥元素种类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质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ABCD四个实验中,能用来准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 ⑤物质总质量 ⑥元素种类
2.计算题- (共2题)
2.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9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_ 时间后,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本小题需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反应时间/min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剩余固体质量/g | 9.7 | 8.9 | 8.1 | 7.4 | 7.06 | 7.06 |
(1)在___________ 时间后,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本小题需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3.
如图是某化肥的标签,试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NH4)2SO4中氮、氢、硫、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试计算该化肥的纯度(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

(1)(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NH4)2SO4中氮、氢、硫、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试计算该化肥的纯度(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4.
根据化学方程式
,获得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氮 |
B.每4份质量的氨气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水和4份质量的一氧化氮 |
C.每4个氨分子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成生6个水分子和4个一氧化氮分子 |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是4:3 |
5.
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D.无法确定 |
6.
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其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应前质量/g | 8 | 2 | 40 | 5 |
反应后质/g | 待测 | 24 | 8 | 2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1:9 |
C.反应后X的质量为0 | D.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2 |
8.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 |
C.50g水与5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1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
9.
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克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8克A,30克C,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 B.A+2B=2C+D |
C.A+3B=C+2D D. A+3B=2C+2D |
10.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C.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减小 |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
14.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
B.2Fe:表示2个铁原子 |
C.![]() |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15.
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
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 |
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
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 |
4.填空题- (共6题)
16.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丙分子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丙分子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1)相同条件下该反应生成的CO与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体积比为________。
(2)若要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已知:
),还需增加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3)写出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丙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4.4 | 12.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1)相同条件下该反应生成的CO与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体积比为________。
(2)若要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已知:

(3)写出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思维方法。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氧离子________;
(3)3个水分子________;
(4)氧化铝__________;
(5)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氧离子________;
(3)3个水分子________;
(4)氧化铝__________;
(5)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9.
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铜;③蒸馏水;④空气;⑤氮气;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娃哈哈”纯净水;⑨高锰酸钾;⑩过氧化氢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