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5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流程题(共1题)

1.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如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流程Ⅰ中为了除去粗盐水中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X溶液的名称是____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在流程Ⅱ中,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而氯化铵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写出该流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
(3)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如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Y可用作干燥剂,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反应①-⑦中不包括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D物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3题)

3.
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红色粉末不变色,石灰水不变浑浊
假设1成立
_____
假设2成立
_____
假设3成立
 
(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
(4).(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
③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
(5)(拓展)根据你最近所学的知识,请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确认假设3成立.
操作方法
预计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
_____
_____
 
4.
某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

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请你分析:
(1)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2)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
(3)写出D装置中发生的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_____.
5.
某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生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样品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l.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2.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是_____的混合物.假设4.是Ca(OH)2和CaO的混合物
(1)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直接看出,其中假设_____不合理.
(3)有同学认为此生石灰样品中一定有氢氧化钙,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填正确或错误),因为_____;
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可能含有_____,怎样验证滤液E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一定存在_____
(5)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

4.计算题(共1题)

6.
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滴入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所取40mL溶液中氯化氢和氯化钙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5.简答题(共1题)

7.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_____;
(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_____;
(3)40℃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最少的是_____物质;
(4)4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大于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一定”或“不一定”)。
(5)将4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30℃,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甲、乙、丙填空);
(6)若40℃时a曲线代表的物质的溶解度为50g,现将40℃时75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到10%,需要_____毫升水,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6.单选题(共11题)

8.
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如果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0%B.48%C.52%D.44%
9.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10.
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    B. 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H4O
C. 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    D. 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
11.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①Fe2+——铁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2H2O——2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①⑤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⑦D.②⑤⑦
12.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和碱
C.单质都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13.
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
B. ②⑤属于金属元素
C. 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
D. 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
14.
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15.
镁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称量ag镁铝合金粉末,放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氧气要保证充足
②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再次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③用空气代替氧气对实验没有影响
④灼烧后的固体为氧化镁和铝的混合物,质量大于ag.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6.
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
D.取4克氧化铜和1克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7.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1)氯化铜溶液、(2)稀盐酸、(3)硫酸钠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1)(2)(4)(3)B.(4)(1)(2)(3)C.(4)(1)(2)(3)D.(1)(4)(2)(3)
18.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农业
①   人体缺碘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②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①   波尔多液是一种用于果树杀菌的溶液
②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   发现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油烟机
②   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以灼烧后闻气味
①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②   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A.AB.BC.CD.D

7.多选题(共2题)

19.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里,分别放上等重的两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足量的稀硫酸,往左杯里放入0.44克氧化钙,要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可以往右杯里加入的适宜物质是(  )
A.0.48克镁粉B.1.00克碳酸钙
C.0.924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D.0.44g铜铝合金
20.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8.实验题(共1题)

21.
某无色废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小亮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1)取少量废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并有气泡产生。则该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_____
根据以上实验,小亮同学得出结论:无色废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小强同学认为小亮的结论不正确,无色废液中可能还含有_____,证据是_____
(2)小亮同学继续开展实验,验证出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正确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无色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再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