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53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6/7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该实验报告中的①﹣④。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1)___
猜想(2)硫酸钠
猜想(3)碳酸钠
猜想(4)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_____
_____;
猜想(3)是正确的
(2)然后再向上述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C是一种常见的碱,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溶液呈黄色,反应①、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___;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___;
(3)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单选题(共9题)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a+、NO3、K+B.Mg2+、Na+、Cl、NO3
C.K+、Na+、CO32、SO42D.H+、Ba2+、K+、NO3
4.
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分子的体积变大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D.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
5.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g
B.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
D.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7.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性质相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D.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
8.
在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
B.如果滤渣中有铁粉,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硝酸银
C.如果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
D.如果滤渣中没有铁粉,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亚铁、硝酸锌
9.
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B.氧化铜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C.软水、硬水可用加肥皂水观察即可鉴别
D.硫酸铵和硫酸钾两种化肥,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即可鉴别
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成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应予以推广
B.发现厨房中的燃气泄漏时,应打开排气扇将燃气迅速排出
C.为消除松花皮蛋中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D.霉变大米或花生含有有害物质,必须高温蒸煮后才能食用
11.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