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476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6/8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正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所描绘的一样,燃放烟花能制造出绚烂华丽的烟火,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烟花爆竹发声、发光、发色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主要原料及原理
发声
烟火药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木炭等,点燃迅速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引起爆炸。
发光
药剂中加入了铝、镁、铁等活泼金属粉末,在空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
发色
药剂中加入了一些金属盐类。这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颜色,例如,钠产生黄色,锶产生红色,钡产生绿色,铜产生蓝色等。
 
燃放烟花爆竹会导致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为打好“蓝天保卫战”,2018年开始,北京市制定了禁限放措施。除夕夜禁限放效果如下图所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烟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代替了纸壳,能在烟花起爆的瞬间充分燃尽;用压缩空气取代火药弹射礼花,实现“有光无污染、有响不爆炸”。冷焰火是选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安全性强、亮度高、烟雾小、环保无污染得到了大众的青睐。爱护环境,禁放烟花,从我做起。(数据选用的原文作者胡丙鑫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燃放烟花时,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发色原理中提到的钠、锶、钡、铜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原子”)。
(3)2018年除夕夜禁限放取得成效的依据是______。
(4)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型烟花不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药剂中加入钡盐燃放时可发出红光
B 冷烟火中的金属粉末燃点较低
C 发声原理是因为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引起的爆炸

2.流程题(共2题)

2.
“苛化法”是制氢氧化钠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流程如下。

(1)苛化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苛化制取氢氧化钠过程
B 蒸发器中将稀溶液蒸发水进行浓缩过程
C 过滤得到氢氧化钠产品过程
3.
利用天然气制氨加工成尿素[CO(NH2)2]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氨合成过程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生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CO2CO(NH2)2 + H2O。若34kgNH3完全转化,可生产尿素______kg。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实验小组对KMnO4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Ⅰ.稳定性
实验1:称取0.57gKMnO4放入试管底部,在酒精灯上缓慢加热,称量剩余固体质量,测量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温度/℃
100
140
180
220
240
260
280
300
试管内固体质量/g
0.57
0.57
0.57
0.57
0.54
0.51
0.50
0.50
 
Ⅱ.腐蚀性
实验2: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溶液浓度
0.002%
0.01%
0.1%
1%
鸡皮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边缘部分变棕黄色
全部变棕色
全部变黑色
 
Ⅲ.与硫的作用
实验3:分别取0.5 g硫粉在20mL不同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溶液
0.1%高锰酸钾溶液
滴有10滴浓硫酸的0.1%高锰酸钾溶液
滴有10滴浓硫酸的蒸馏水
滴有10滴浓硫酸的1%高锰酸钾溶液
浓硫酸
现象
无明显变化
紫红色变浅
无明显变化
紫红色褪去,生成刺激性气体
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高锰酸钾溶液的pH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7。
(2)实验1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高锰酸钾与硫在_______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5)实验3中③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实验3中,可以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填编号)。

4.单选题(共11题)

5.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水分子的是
A.H2OB.2H2O2C.2H2D.2H2O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B.空气C.粗盐D.海水
7.
用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属于化合物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
C.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1:4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8.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AB.BC.CD.D
9.
下列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10.
下列属于CO2用途的是
A.潜水B.作燃料C.医疗抢救D.制碳酸饮料
11.
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AlB.FeC.MgD.Ag
12.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
13.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明浓硫酸具有
A.吸水性B.腐蚀性C.挥发性D.酸性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取用固体
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
15.
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B.钙C.碘D.锌

5.填空题(共7题)

16.
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和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
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请从14-A和14-B两题中任选1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4-A计分。
14-A
14-B
(1)瓷器由粘土、石英等矿物烧制而成,矿物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 、硅酸铝[Al2(SiO3)3]等,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海上丝绸之路把宝石带入中国。蓝宝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铝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1)新鲜茶叶中的儿茶素(C15H14O6)具有抗肿瘤、氧化和保护心脑器官等作用。儿茶素由______组成。
(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葡萄、石榴、黄瓜、胡萝卜、菠菜等植物。水果、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18.
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先将木炭加热至红热,再注入H2O2溶液。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19.
向5个烧杯的液体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结果如下图所示。

(1)A溶液一定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能比较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的是______(填序号)。
(3)对比C和D,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
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效果越好。用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进行实验,研究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影响因素。
浓度
2%
2%
2%
6%
6%
6%
10%
10%
10%
温度
20
40
60
20
40
60
20
40
60
pH
10.09
11.13
11.18
11.10
11.19
11.30
11.15
11.23
11.35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1.
如下图所示,在点滴板1~3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在4~6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

(1)溶液变为红色的有________(填孔穴序号)。
(2)2种指示剂能区分NaOH溶液、稀盐酸、水的是_____。
22.
自动灭火球是一种新型消防灭火器,遇明火时,会迅速膨胀破裂,释放出超细干粉,覆在可燃物表面。

该灭火原理为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
(2)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A→____→_____→B。
24.
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80℃水,浸没白磷后关闭止水夹,继续加入一定量80℃水,液面不下降;②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向管内推入空气,使白磷露出水面,关闭止水夹。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该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
(2)白磷燃烧后,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