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1)如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另知A原子中有a个质子,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kg,则A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_。(直接写结果)
(2)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2)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列有关媒体的报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
B.某品牌饮品为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
C.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将水变为汽油 |
D.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灾民饮水难的问题 |
5.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属于氧化物 |
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两种物质 |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8.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B.细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9.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
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2.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小于6mL | B.等于6mL | C.大于6mL | D.无法判断 |
13.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②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③被加热的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④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④⑤ |
3.填空题- (共6题)
15.
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金能加工成很薄的片材---金箔,这是利用金的物理性质中的____性。
(2)氧气能跟硫、磷、碳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说明氧气具有______。
(3)我们生活中常食用“高钙奶”、“加碘食盐”等,这里的“钙、碘“是指______。
(4)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名称)
(1)金能加工成很薄的片材---金箔,这是利用金的物理性质中的____性。
(2)氧气能跟硫、磷、碳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说明氧气具有______。
(3)我们生活中常食用“高钙奶”、“加碘食盐”等,这里的“钙、碘“是指______。
(4)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名称)
16.
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氧化汞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2)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的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写名称)。
(3)将墨汁滴入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加压的条件下,40m3的液化石油气可以装入0.04m3的钢瓶中的原因是:___。
(1)保持氧化汞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2)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的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写名称)。
(3)将墨汁滴入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加压的条件下,40m3的液化石油气可以装入0.04m3的钢瓶中的原因是:___。
17.
如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氧元素和铝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不同。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字母代号).
(4)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D中x=______.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氧元素和铝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不同。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字母代号).
(4)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D中x=______.
18.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______元素相似。
(2)由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名称是____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为20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
(4)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中16号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______元素相似。
(2)由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名称是____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为20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
(4)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空气和水是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的物质。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
(2)下列行为能导致空气中PM2.5含量增加的是____(填字母)。
A 露天焚烧垃圾 B 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C 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D 鼓励开私家车
(3)为了区分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检验。日常生活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
(4)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点具体做法:______。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
(2)下列行为能导致空气中PM2.5含量增加的是____(填字母)。
A 露天焚烧垃圾 B 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C 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D 鼓励开私家车
(3)为了区分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检验。日常生活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
(4)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点具体做法:______。
4.实验题- (共4题)
20.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其用途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具有挥发性.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其用途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具有挥发性.
21.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水面上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不同。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水面上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不同。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使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口的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欲使用G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使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口的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欲使用G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