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不法厂商制售劣质汽油的事件,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缩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甲缩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1)甲缩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甲缩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2.
某兴趣小组用熟石灰中和实验室里含有硫酸的废水。向100 g废水样品中加入7.4 g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计算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3.
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G、I均为各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

(1)物质D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_____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_____不正确 |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_____ |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_____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单选题- (共9题)
5.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而物质由元素组成 |
B.分子、原子不带电呈中性,离子带电且带电的不一定是离子 |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不变 |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
7.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
9.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已在3月底进行了车辆上线动车调试。地铁上的拉手带常用到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的塑料,这种塑料拉手带属于( )
A.金属材料 | B.复合材料 |
C.无机非金属材料 | D.有机合成材料 |
10.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 )


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
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 |
11.
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粉 |
B | CO2 | 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C | ZnSO4溶液 | CuSO4溶液 |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NaCl溶液 | BaCl2溶液 |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秀美宜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
5.填空题- (共3题)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干冰、熟石灰、钛合金金刚石四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④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④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16.
自来水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
(1)自来水厂从水库中取水,常在沉淀池中加入_____以加快悬浮物的沉淀.
(2)为除去不溶性杂质,必须经过_____操作.
(3)在加工过的水中加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4)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l2)做消毒剂.氯气和水反应能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5)小燕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自来水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pH_____7,自来水呈酸性.
(6)小林取一瓶自来水,又从实验室取一瓶蒸馏水用于实验,结果忘记贴标签了,小林根据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他取来两支试管,分别取两液体各1﹣2mL于试管中,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看到_____是自来水,无明显变化的是蒸馏水.写出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属于_____反应.请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再设计一种方法帮小林鉴别这两瓶液体,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1)自来水厂从水库中取水,常在沉淀池中加入_____以加快悬浮物的沉淀.
(2)为除去不溶性杂质,必须经过_____操作.
(3)在加工过的水中加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4)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l2)做消毒剂.氯气和水反应能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5)小燕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自来水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pH_____7,自来水呈酸性.
(6)小林取一瓶自来水,又从实验室取一瓶蒸馏水用于实验,结果忘记贴标签了,小林根据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他取来两支试管,分别取两液体各1﹣2mL于试管中,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看到_____是自来水,无明显变化的是蒸馏水.写出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属于_____反应.请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再设计一种方法帮小林鉴别这两瓶液体,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7.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冒出时,便可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
(4)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
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

①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___;
②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___。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冒出时,便可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
(4)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
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

①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___;
②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