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3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0

1.简答题(共2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A、B、C、D)。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与氧气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如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2.计算题(共1题)

3.
小滨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4.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5.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变化量之比为3:2
C.丙可能为催化剂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6.
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4:8:2
7.
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8.
如图所示,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9.
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有良好的延展性B.在稀盐酸中能完全溶解
C.能导电D.能导热
10.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B.生铁C.氧化铁D.青铜
11.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
A.缺钙会可能引起侏儒症
B.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C.缺铁会引起贫血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12.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4.选择题(共1题)

14.

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⑤卷面整洁。

5.填空题(共4题)

15.
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X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6.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回答问题。

(1)图1中A是_____。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3)图2中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4)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17.
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a+2O2 CO2+2H2O,则天然气的化学式为_____。
(2)物质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可以生成碳酸钙,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物质c(C6H12O6),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将CO2通入含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色,说明生成了酸性的物质d。
(5)CO2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写出一种CO2的用途_____。
18.
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变黄,原因之一:用毛巾洗脸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酸)附着在毛巾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钙离子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
(2)证明自来水是硬水,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为避免或减缓毛巾变硬变黄,一种方法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6.实验题(共1题)

19.
连接如图中A、B、C装置,进行实验室的气体制取并验证其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若实验时B中蜡烛熄灭,C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C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
(3)若实验时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中的现象是_____。(空气中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